-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 年第 6 期 敦煌研究 N O62007
( )
总第 106 期 DU N HU AN G R ESEA RC H TO TAL 106
莫高窟北朝时期的降魔变初探
王平先
(敦煌研究院 信息资料中心 , 甘肃 敦煌 736200)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调查和比对佛经与造像 ,分析了莫高窟北朝时期降魔变的经典依据及其渊源 。
关键词 :敦煌 ;莫高窟 ;北朝 ; 降魔变
中图分类号 : K87 142 ; K879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 106 (2007)
降魔成道是佛传的重要主题之一 ,很早就出 成书于公元 2 世纪初的Buddhacarit a (汉译《佛所
)
现在各主要石窟中。在各地的佛传图中 ,无论是 行赞》中 ,“降魔”部分增添了更多的怪异形象 ,不
四相图、八相图 ,还是十二相图 ,其中都有降魔成 仅有各种兽头人物 ,而且关于其所持的武器也很
道 。所谓降魔成道 ,表现的是释迦在成佛过程中 , 丰富 ,如棍 、棒 、箭 、带骷髅头的杖和三叉戟等[ 1 ] 。
面对各种恶魔的威逼利诱而不为所动 ,并向大地 从各种汉译本的记述来看 ,其翻译基本上是以梵
伸手 ,请大地女神作证 ,最后降服魔军的故事 。关 本为依据的 ,这也可以说明降魔成道图像出现与
于印度和中亚等地的降魔成道题材已有不少研究 传播的大致脉络 。
成果 ,但是对莫高窟北朝时期的四幅降魔成道壁 现存最早的降魔成道图像保存在中印度著名
画的研究却很少 。有的学者考察了降魔成道中的 的山奇佛塔和巴尔胡特佛塔上 ,构图简单 ,采用的
魔王 、魔军以及地神等 ,有的从艺术史的角度来分 都是用早期象征手法来表现佛陀 ,如山奇第一塔
① 西门的栏楯浮雕[2 ] : 图中央是菩提树和菩提座 ,象
析敦煌与印度降魔成道的关系 。本文力图对照
佛经 ,通过和其他同类题材的类比,探讨莫高窟北 征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 ,左边是两排天
朝时期降魔变的经典依据及其渊源 。 人 ,有的击鼓 ,有的奏乐 ,有的双手合十礼佛 ,有的
高举两手作散花状 ,都面向菩提座 。右边是形象
一 降魔成道图像的起源与概况 姿态各异的魔军持各种武器溃败的场面 。南印度
阿玛拉瓦提和龙树穴的降魔变浮雕中佛像与象征
描绘“魔”的最早经典是阿育王时期的《尼波 表现并存 , 出现了魔王 、魔军及魔女等 ,其人物姿
( ) 态和结构接近于阿旃陀的降魔变[ 3 ] ,有的还出现
多经》Sut t a - nip at a , 也称《经集》 , 当时的魔王
形象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把恶魔作为怪异形象 了思维魔王像[4 ] 。
(
来描绘的是巴利文本生经佛传《因缘记》Nidan
akat ) ,其中描绘魔王有千手 ,其他的魔军 ,只是持 ① 宮治昭《降魔成道 の図像学 —敦煌 と の図像 の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