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吉普发展史资料
上HYPERLINK /series/2186世纪50年代,中国一直无法自行生产HYPERLINK /brand/20019吉普车,初期的吉普主要是指解放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美式军用吉普(附图1),而在1955年以后则主要为从苏联进口的GAZ-69系列HYPERLINK /车型。随着60年代初期中苏关系的恶化,吉普车的国产化就成了亟待解决的大事。于是,中央军委发出指示:一定要尽快开发出部队装备用车,以满足国防建设的需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呈报李富春副总理,建议以研制成功东方红轿车的北京汽车制造厂为基地,生产轻型越野车。1961年元月,国防科委批准了上述建议,确定生产车型型号为210(附图2),这就是今天HYPERLINK /series/2199战旗系列车型的鼻祖。
附图1:美 威利斯吉普
附图2:北京210吉普车
该车在外部结构上明显受 MB/GPW的影响:只是水箱护罩格栅改为横条,引擎盖改为弧型线条;车辆底盘和车身布置和MB/GPW类似,在车门处也只有一个缺口。引擎已改为仿“伏尔加”的直列4缸.51.5KW的发动机(492Q)。驱动桥的结构和“东方红”轿车相同,使用左右两部分半桥在中间拼合。方向机、变速器、分动器结构和GAZ-69相似。在此后的两年中,北京汽车制造厂组织精兵强将,全力开发试制新中国的第一代轻型越野车。到 1963年4月,先后试制出300多辆BJ210轻型越野车,后经部队使用和试验后得到一致好评。1964年,在全国新产品展览会上获得一等奖。
之后,在一次军委扩大会议上,部分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部队首长和高级将领观看并试坐了 BJ210后提出一些意见: BJ210只有两个门,上下车不方便,而且车身偏小,不符合军用指挥的实战要求。当时担任我军副总参谋长的张爱萍上将指示,在BJ210的基础上,设计一种车身稍大、四门、双排座、宽畅舒适的军用指挥车,其性能指标不能低于嘎斯69。
仅隔半年时间, BJ211和BJ212两个样车便诞生了。在试制BJ212时,正好赶上开全国人代会,各大军区的司令员都来京开会。会议期间,他们对BJ210、BJ211和BJ212进行综合评定,最终大家一致认为BJ212各项性能比较突出。于是,罗瑞卿总参谋长拍板定案,决定选用BJ212。1966年初,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和国家科委的代表和专家对BJ212进行了全面鉴定。结果认为,BJ212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等甚至超过了苏联嘎斯69的水平。
1965年BJ-212系列越野车正式定型,分为两种型号BJ-212和BJ-212A型。BJ-212型为五座乘用车。双侧车门的布置和形状;车子后座后紧接与车身后侧壁同高的货台;行李箱布置在货台下,于车后开门;主油箱布置于行李箱下,附油箱布置于驾驶员座位下,通过驾驶员座位旁的转换开关切换供油;这些特点和GAZ-69相似。BJ-212A后座顺车身侧壁布置两排折叠座椅,定员8人,和GAZ-69M相似。
在车重基本相同的情况下, BJ-212比GAZ-69在发动机功率方面有长足的增加,从55马力增加到75马力。所以,车辆的机动性.通过性.最大车速均有提高。和当时世界各国军队普遍装备的吉普车相比,,BJ-212比起华约的GAZ-69还要先进一些。从此,开创了我国自行生产汽车的新局面,北京212登上了历史舞台,北京212在全国全面开花,行驶在我国的城市、乡村、公路、矿山,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
定型后的 BJ-212,从“文化大革命”初期开始大规模生产。1966年8月后,毛泽东在北京多次接见“红卫兵”。其中1966年11月10日第7次和11月26日第8次是乘BJ-212沿东西长安街和西郊机场的跑道行驶,“检阅”汇集在街旁的百余万“红卫兵”(附图3)。
附图3:毛主席乘坐北京212检阅红卫兵
BJ-212广泛地装备解放军部队,主要用于指挥员的乘用车,也有一些用于武器运载平台和其它用途。而它逐步为地方领导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使用则是从70年代初开始的,按照当时规定,只有县团级以上的单位才能配备,这给BJ-212增添了特殊身价的色彩。作为70和80年代中国最常见的“官车”,拥有者都不遗余力地装饰车辆,力图使车辆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比如:加装沙发布---毛毯---人造革的夹层车棚;金丝绒座套;气压水瓶和杯架;车内嵌塑料内膛;装烟灰盒和纱窗帘等等。成为当时城市街头的一道HYPERLINK /series/1981风景线。
除了北京汽车制造厂大批生产 BJ-212系列HYPERLINK /brand/20019吉普车外,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全国数以千计的汽车厂都在生产以BJ212车为原准车的各种乘用车。使用BJ-212底盘,加上手工敲制的车壳,取了各种牌号充斥全国各条公路。产量极少,技术落后,成本居高不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