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方歌.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1、人参败毒羌独柴,枳桔前苓芎草协,薄荷少许姜三片,益气解表散湿邪。 去参加入荆防风,方名荆防败毒散。 2、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 新加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齐熬,暑温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解表。 3、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甘葛木香桔梗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4、加减葳蕤葱豉薇,薄荷桔梗草枣随,滋阴清热且发汗,阴虚风热此能为。 5、再造散用参附芪,桂甘羌防芎芍齐,再加细辛姜枣煮,阳虚寒闭最相宜。 6、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7、止嗽散用白前菀,百部荆芥陈皮填,甘桔为散姜汤下,风邪犯肺服之安。 8、辛凉轻剂桑菊饮,风温犯肺把握准,杏桔薄翘草芦根,但咳微热即时平。 9、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涸还身热,清宣凉润温燥医。 10、杏苏二陈枳桔前,生姜大枣一齐研,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11、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燥湿化痰湿痰治,变化能消诸般饮。 若加星枳名导痰,顽痰胶固癫眩康。或加茹枳即温胆,清胆宁神勿迷茫。 12、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素实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13、清金化痰山栀芩,二母麦冬瓜蒌仁,桑桔橘红茯苓草,痰热郁肺咳嗽宁。 14、沙参麦冬玉竹桑,扁豆花粉草煎汤,秋燥耗津伤肺胃,苔光干咳最堪尝。 15、苏子降气陈半归,前胡桂朴草姜依,上盛下虚痰嗽喘,或加沉香去肉桂。 16、华盖散治风寒咳,麻杏桑苏陈苓草,风寒束肺痰不爽,急宜煎服莫迟疑。 平喘固本党参味,胡桃虫草坎脐配,沉磁橘夏款冬苏,肺肾双疗此方推。 17、玉屏风散芪术防,气弱表虚汗多尝,益气实卫还疏表,补中寓散义须详。 18、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气补中健脾胃,临证应用变化异。 益加陈夏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除却半夏为异功,脾虚气滞最相宜; 香砂加入六君内,中虚有湿胃寒使。 19、肾气丸用附子桂,温补肾阳合六味,阴中求阳气自旺,虚寒诸证悉可退。 20、地八山山四,丹泽茯苓三,滋阴补肝肾,水亏用在先。知柏地黄丸,阴虚火旺餐; 麦味地黄丸,咳喘盗汗挽;杞菊地黄丸,视物昏眩痊;六味加五味,都气虚喘安。 21、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炙草四般施,寒邪伤营头身痛,发热恶寒无汗宜。 22、小青龙用姜辛味,麻黄草夏芍药桂,风寒束表内停饮,散寒蠲饮功效最。 23、桑白皮汤芩连栀,苏杏贝母半夏施,痰热郁肺喘咳急,清热化痰务先知。 24、真武汤壮肾中阳,附子苓术芍生姜,少阴腹痛寒水气,悸眩润畅急煎尝。 25、五磨饮子降逆气,乌药枳实槟木沉,大怒暴厥七情结,行气降逆功效彰。 26、补肺汤来补肺气,参芪地味紫桑白,补肺化痰止咳嗽,肺气虚弱最相宜。 27、罗氏人参蛤蚧散,专治痰血与喘满,桑皮二母草杏苓,肺痿服之症可缓。 28、涤痰汤用半夏星,甘草橘红参茯苓,竹茹菖蒲兼枳实,痰迷舌强服之醒。 29、五苓散治蓄水方,桂枝白术猪泻苓,通阳化气溺可下,多饮暧水汗出愈。 30、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虚火,益胃生津降逆珍。 31、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可嘉。 32、小半夏汤加生姜,化饮降逆通胃阳,脾胃寒饮或发黄,呕家祖方显效强。 33、甘遂半夏草白芍,散结除满痰水消,留饮脘痞心下满,解痉止痛腹疼好。 34、逐饮已椒苈黄丸,化气行水善攻坚,肠间水气肠鸣胀,口干便难脉滑弦。 35、柴枳半夏用柴胡,枳壳半夏芩蒌辅,桔梗杏仁青皮草,和解清热饮邪除。 36、十枣汤是悬饮药,遂戟芫花等分酌,强人钱匕羸减半,得见快利糜粥和。 37、香附旋覆出条辨,覆花香附苏夏添,苡仁茯苓陈皮合,和络理气擅化痰。 38、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齐,肺中伏火病咳喘,泻肺清金功效奇。 39、安神定志丸,茯苓与茯神,远志人参菖,龙齿定心神。 40、归脾汤用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宜,枣仁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41、一贯煎中生地君,臣以归杞麦沙参,少佐川楝泄肝气,阴虚肝郁此方珍。 42、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43、苓桂术甘化饮剂,健脾又温膀胱气,饮邪上逆气冲胸,水饮得化眩晕去。 44、桃仁红花煎四物,理气青皮与香附,祛瘀丹参和元胡,活血化瘀心络通。 45、四逆散中加芎香,枳实易壳行气良;方名柴胡疏肝散,气闷胁痛皆可畅。 46、血府逐瘀芎归芍,红花生地柴枳桃,桔升膝下草调和,血化下行不作痨。 47、人参养荣十全施,去芎加陈味远志,脾肺气虚营血亏,劳损再障可调治。 48、左归饮用地药萸,杞苓炙草一并齐;煎汤养阴滋肾水,既主腰酸又止遗。 减去鹿胶与归菟,加入甘草作汤服;方名称为右归饮,扶阳更把阴寒逐。 49、天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