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ppt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最早出现城市的共同点 中低纬度沿海和大河沿岸(冲积平原) 这些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耕得到极大发展,能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 (二)发展阶段 二、城市化及其特点 * 城市人口的增加; *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 城市数量增加 3、特点 (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 市带出现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 市化差异加大 城市化进程一 般要经历 的时期: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表现: (1)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出现了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 知识拓展 产生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 1、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 2、城市中心区地租不断上扬,人们迁向房价比较便宜的郊区; 3、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 4、新商业区在郊区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 (2)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主要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移动 原因: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好的生活条件 中国的主要城市化模式 珠三角:对外开放 温州地区:小商品生产带动个体私营产业 苏南地区:大城市扩散带动乡镇企业 东北地区:森林矿产资源开发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思考: * * 人类聚居地 乡村 集市 城市 产生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分工 社会组织的出现 (基本前提) (一)起源 黄河—长江中下游 印度河流域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尼罗河谷地 中美地区 思考:1、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在哪里? 2、早期城市为什么分布在这些地区? 二战以后 产业革命~二战 产业革命以前 特 点 阶 段 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单一(政治职能)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 出现百万以上人口大、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以及专业化城市 (缓慢发展) (加速发展) (空前发展) 这四幅图有什么变化? 1、含义 农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区 城市地区 农业活动 非农业活动 2、城市化的主要表现: 衡量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 地区总人口 ×100% (一)初期阶段 (二)中期加速阶段 (三)后期成熟阶段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处于后期成熟阶段; 而发展中国家则一般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世界城市化水平分布 郊区化:20世纪5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一些城市开始出现人口由市中心区向乡村迁移现象。 逆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一些大城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迁往更外围的小城镇和乡村,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的现象。 思考:为什么发达国家会产生逆城市化现象呢? 导致:大量乡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大城市规模膨胀,城市数量剧增 工业化 城市化 城市规模无限制的扩大,以及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会给地理环境带来哪些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农户对农业产业扶贫的参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PDF
-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农户满意度分析-中国土地科学.doc
- 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与政治影响及其地区差异-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PDF
- 创业项目申报书.doc.doc
- 利用福建爆破实验记录检验华南速度模型-中国地震.PDF
- 到叫-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PDF
- 北京市丰台区2016届高三下学期统一练习(一)文科综合试题.doc-文综.doc
- 区域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的研究-ResearchGate.PDF
- 卫生福利部电子烟危害健康.ppt
- 原件-中国博士后.doc
- 基于SEM的土地整理项目三农效益评价.PDF
- 基于WDO鄄PP模型的文山州近10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PDF
- 基于内容я析法的土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政策的演进я析-水土保持通报.PDF
- 第六章理论验证与分析.PDF
-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基础设施需求分析-广东农业科学.PDF
- 基于农户视角的岩溶石漠化小流域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水土保持通报.PDF
- 基于多维贫困视角的农户益贫分析-中国农业大学人发学院.PDF
- 基于数据并行的神经语言模型多卡训练分析AnalysisofDataParallel.PDF
- 基于服务人口最大化的快速公交线路规划-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PDF
- 基于科技报告资源的燃料电池领域文献计量分析-情报工程-中国科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