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锌纳米颗粒薄膜的近紫外电致发光特性研究-物理学报.PDF

氧化锌纳米颗粒薄膜的近紫外电致发光特性研究-物理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氧化锌纳米颗粒薄膜的近紫外电致发光特性研究-物理学报

物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3, No. 15 (2014) 157702 氧化锌纳米颗粒薄膜的近紫外电致发光特性研究 高松 赵谡玲 徐征 杨一帆 刘志民 谢小漪 (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发光与光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4) ( 2014 年3 月20 日收到; 2014 年4 月3 日收到修改稿) 利用溶胶-凝胶法(sol-gel method) 制备了ZnO 纳米颗粒薄膜(ZnO nanoparticle film), 并以此为发光层 制备了结构为ITO/ZnO nanoparticle/MEH-PPV/LiF/Al 的电致发光器件. 通过调整器件发光层厚度, 对器 件的发光光谱和电学特性进行测试研究, 发现该器件在一定的直流电压下可以得到以ZnO 近紫外(中心波长 390 nm) 发光为主的电致发光光谱, 显示出较好的ZnO 近紫外电致发光特性. 对该器件的发光机理进行了一 定的研究, 认为该器件的发光是基于载流子隧穿. 关键词: ZnO 纳米颗粒, 有机无机复合, 电致发光 PACS: 77.55.hf, 78.60.Fi, 81.15.–z DOI: 10.7498/aps.63.157702 来, 随着有机半导体的快速发展和ZnO 纳米结构的 1 引 言 不断丰富, 许多课题组利用ZnO 纳米结构与有机 材料(PMT, PFO, PEDOT:PSS, NPB, MEH-PPV ZnO 是一种直接带隙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 在 等) 来制备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发光器件1217 , 但 室温下的禁带宽度约为3.37 eV, 激子束缚能为60 测试结果多为有机材料发光或者ZnO 缺陷发光. meV, 远高于ZnSe(20 meV) 和GaN(21 meV) 的激 本课题组利用水浴法合成ZnO 纳米棒阵列, 并在 子结合能. 较高的激子束缚能可以保证ZnO 中的 ZnO 纳米棒阵列表面旋涂有机物MEH-PPV, 实现 激子在较高温度下不易被热激发分解, 从而保持 了ZnO 的近紫外电致发光161819 . 针对水浴法生 稳定, 有利于在室温下得到较强的激子发光. ZnO 长的ZnO 纳米棒阵列表面不够整齐, 旋涂制备的 具备发射蓝光、紫外光的条件优势, 在短波长发光 MEH-PPV 有机层很容易被击穿, 器件稳定性不高 二极管、激光二极管、透明p-n 结、容量存储等领域 的问题, 本人尝试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ZnO 纳米 应用前景十分诱人15 . 另外, ZnO 的原料来源丰 颗粒薄膜来实现近紫外电致发光. 制备了结构为 富、价格低廉、无毒环保, 对设备技术要求低, 因此 ITO/ZnO 纳米颗粒/MEH-PPV/LiF/Al 的近紫外 成为向短波发展的新星, 在光电领域受到越来越多 电致发光器件, 通过调整ZnO 纳米颗粒薄膜厚度, 的重视. 使得该器件实现了较强的ZnO 近紫外(中心波长 然而, p 型ZnO 的制备困难始终是限制ZnO 390 nm) 电致发光. 67 紫外电致发光研究进展的一个瓶颈 . 为了实 现ZnO 的电致发光, 很多研究人员利用其他p 型 2 实验部分 半导体材料与n 型ZnO 制备无机异质结发光二极 管811 , 但由于两种材料间存在着晶格和能带不 将ITO 导电玻璃依次经过ITO 玻璃清洗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