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第三章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
【教学目的】了解“民族”概念和形成的时间、条件。熟悉民族形成、发展过程。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认识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意义。认清民族与国家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及其含义。
【教学难点】认识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意义。民族与国家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班级】会计审计1305;网络1301;应用1301 ;五年应用1301;自动化1301;酒店管理1301; 会计审计1306;物流管理1301;五年汽检1101、1102、1103
【教学时间】9月23日——9月26日
【教学课时】2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时间
分配
学生活动
第一节 民族
一、“民族”概念的出现及含义的演变
(一)西方的民族概念
“民族”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在《伊利亚特》第一节“内哄”中,就有“山居民族”“整个民族”的说法)。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他在《历史》一书中约有二百多处使用了民族一词。民族与“地域、语言、性格、风俗、宗教”有关。1851年意大利学者马齐提出土地、起源、习惯、语言的统一。1852年瑞士德国政治理论家布伦奇里提出地域;血统;肢体形状;语言;文化;宗教;风俗;生计八方面特征。
(二)中国古代的民族概念
在“人”、“种”、“族”、“氏”、“部”等词汇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族”或“族类”。如《左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族”与“族类”的表述中,即包括了不同的“族”在地域、语言、习俗、心理、信仰等方面相互区别的含义。
(三)近代以来“民族”一词在我国的广为使用
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广为使用自19世纪末开始,且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潮的兴起、民主革命的进程、中华民族的觉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882年,王韬在《洋务在用其所长》一文中率先使用“民族”一词。尔后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李达等人也广为使用,并有不同的解说。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的产生
1、马克思、恩格斯民族概念的提出
马克思认为民族是具有一种共同的特殊感情的人群。恩格斯则认为民族是以一定的语言和地域为基础而形成的。
2、列宁对民族概念的理解
列宁在他的许多著作中对民族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提出地域、语言、心理、生活条件是民族的特征。
3、斯大林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民族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认真总结、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最后写成《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1913)、《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1929),概括性地提出了较科学和完善的民族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斯大林民族定义的理论基础马、恩、列关于民族特征的论述
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客观依据欧洲、俄国民族情况
斯大林民族定义的现实目的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民族理论
特点:1.继承性、发展性2.科学性、完整性3.针对性、批判性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2005年5月民族工作会议上的民族定义: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1、民族的构成要素
共同历史渊源: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族体渊源就成为无本之水,如果没有地域渊源就成为空中楼阁。(民族从哪里来?)
共同生产方式:在生产、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互相依存的经济关系。解放初,采集、渔猎、狩猎经济类型——(鄂温克、鄂伦春等) ;游牧、畜牧经济类型——哈萨克、蒙古、藏族等) 。
共同语言: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联系所使用的语言 。比如:藏族有藏语、彝族有彝语 ……民族语言是民族共同体内部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共同文化: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己形式和特点的文化,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共同的风俗习惯:由自然环境的不同二形成的习惯叫做“风”,由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习俗叫做“俗”。所以,风俗习惯包括了风土人情、情趣、禀性、礼仪、节庆等内容。风俗习惯具有民族性、地方性、传承性、变异性。
共同的心理认同:共同心理素质指一个民族的成员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心理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心理。这是一种比较抽象、复杂、微妙却又可以体会和观察到的精神现象。
2、民族与其它共同体的区别
(一)民族与种族的区别
民族与种族的形成均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压迫与种族歧视相互交织。在同一种族里可以包含不同民族;一个民族里面可以包含不同种族。民族体现了人的社会属性。划分的标志是各民族不同的语言、习俗和经济生活的文化特征;而种族则体现了人的生理属性,划分的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