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工程学-膜分离培训课件(ppt 60页)
第 12 章 膜分离;;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 电位差 — 电渗析(ED)
压力差 — 反渗透(RO)
— 纳滤(NF)
— 超滤(UF)
— 微滤(MF)
浓度差 — 渗析(D);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 述;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食品、饮料行业用水系统;纯净水、矿泉水成套设备;住宅、酒店直饮水设备;电子、光学工业超纯水;医药化工分离、浓缩;第一节 概述;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生活污水;“全膜法”——整个系统水净化全部由膜组件来完成,主要由超滤(UF)、反渗透(RO)、连续电去离子(EDI)等组成。;第二节 电渗析;是由离子交换树脂制成的一种特殊膜;
对阴、阳离子具有选择透过特性;
是离子交换树脂除盐的另一种应用形式。; (一) 离子交换膜的分类
(1) 按膜体结构
A 异相膜
B 均相膜
C 半均相膜 ; A、异相膜
由具有交换基团的聚合电解质(树脂)与成膜材料(粘合剂)粘合制成薄膜,并加入衬网而制成。
特点:
聚合电解质不连续;膜的化学性能不均匀。; B、均相膜
完全按离子交换树脂的制造工艺制成。为连续的膜状物,在膜中聚合电解质和成膜材料之间发生了化学结合而成为共聚体。
特点:化学性能是均匀的,膜的各部分具有相同特性,是单相的。 ; C、半均相膜
聚合电解质与成膜材料混合得十分均匀,它的化学性能的均匀性可以大为提高,但两者之间并没有化学结合。 ; (2) 按膜的选择透过性分
阳膜——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制成的膜
RSO3- -Na+ 磺酸型
阴膜——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制成的膜
RCH2N+ (CH3)3–Cl- 季铵盐型
特性:在直流电场作用下,阳膜只能通过阳离子,阴膜只能通过阴离子。 ;(三) 影响膜选择透过性的因素
(1) 树脂的交联度。交联度高,交换基团浓度高,选择透过性好。
(2) 膜结构。化学结构均匀,选择透过性好。
(3) 膜外溶液的浓度。浓度高,选择透过性差。;二、电渗析的工作原理;第二节 电渗析;三、电渗析器;1、 膜堆
(1) 膜堆由若干膜对构成。
(2) 膜对:阳膜+隔板+阴膜
(3) 隔板:
① 在两膜之间保持一定距离(2mm)形成隔室;
② 形成水流通道、均匀布水;
③ 强化隔室中水流的湍流程度,减薄界面层厚度,减少极化现象。;2、极区 (提供直流电源,通入、排出极水)
电极托板+电极+极框
(1) 电极
作用:形成均匀直流电场。
要求:导电性能好、机械强度高、能耐腐蚀。
材料:涂钛钌电极、铅、石墨、不锈钢
(2) 极框 (塑料板)
在电极和膜之间形成极室。
(3) 极水管:将阴极室、阳极室串联,排出反应产物。;3、压紧装置
组成:压板和螺杆
作用:把隔板和膜压紧而成
4、直流电源
工作电压:40-280V
工作电流:4~100A
电流密度:0.5~2.3mV/cm2;第二节 电渗析;第二节 电渗析;第二节 电渗析;第 三 节 反渗透;;;;;;;技术发展历程:
1784年法国学者阿贝·诺伦特发现,水能自然地扩散到装有酒精溶液的猪膀胱内,首次揭示了膜分离现象,发现并证实了渗透现象。
1953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里德(Reid)教授在美国内务部盐水局(OSW)开始进行反渗透的研究;
1960年洛布和索里拉金制成了第一张高通量和高脱盐率的醋酸纤维素膜,为反渗透和超滤膜的分离技术奠定了基础。
1961年美国Hevens公司首先提出管式膜组件的制造方法;
1964年美国通用原子公司研制出螺旋式反渗透组件;
1965年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制造出用于苦咸水淡化的管式反渗透装置;
1967年美国杜邦公司首先研制出以尼龙-66为膜材料的中空纤维膜组件;
1970年杜邦公司又研制出以芳香聚酞胺为膜材料的“Permasep B-9”中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