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光纤无线混合接入--林杨(广东电力)..ppt

配网光纤无线混合接入--林杨(广东电力)..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能配电网通信的光纤无线混合接入 广东电网调度控制中心 林杨 2013-4-25 汇报提要 1、智能配电网对通信的要求 2、配电网光缆架设技术的进展 3、配电网通信的混合接入 智能电网的标准化 电网智能化第一个关键就是通信 日本智能电网的起点 日本的智能电网技术趋势 汇报提要 1、智能配电网对通信的要求 2、配电网光缆架设技术的进展 3、配电网通信的混合接入 沿电力线路架设的光缆分类 在电力线上架设的特种光缆 配网的结构:呈树枝状放射型 ADSS和传统OPPC都遇到难题了 传统的OPPC接头熔接施工 原有施工工艺的缺点 一是要在线路的电杆上增加台架,安装颇为昂贵笨重的接线盒; 二是不能档中接续,要依耐张段定缆长配盘; 三是要登高在台架上进行光纤熔接,在配电线路分支多,改接调整多,尤其是同杆多回的情况下步履艰难; 以上称之为“三大麻烦”; 因此,不能将主网的做法照搬到配网。 全新OPPC技术在配网现已成功 “三大麻烦”全部解决; 证实和新线路工程同步施工完全没有问题; 一天停电时间,一个通信班组搭配线路施工,可完成11个信息引下点工作; 经过两条线路的施工和长时间运行检验; 配网线路也可以像输电线路的OPGW一样,同步规划光纤通信链路; 发明专利号:201010280633.4。 案例二:新会大鳌东风乙线工程 大鳌10kV东风双回线,已投甲线1回,本期加挂乙线,架空部分3145米,其中C相为OPPC-8B1-240/30; 大鳌站出线沿预留管道铺缆360米,#23-#24塔之间160米亦为管道铺设,在#24塔接拾围新村支线; 需在#1、#10、#23、#24、#29、#32、#36、#40、#43、#53、#57塔安装8芯光缆接头盒11套,共计光电分离接头18个; 全线架设及11个引下只安排停电一天; 盘好引下段等待挂线 #32 悬垂杆挂线就位 汇报提要 1、智能配电网对通信的要求 2、配电网光缆架设技术的进展 3、智能配电网通信的混合接入 智能配用电业务安全要求分类 智能配电网通信业务需求分析 配网线路:有主干还有分支 配电网通信系统的特点 业务种类多,不同的要求多,终端数量多,但通道距离相对较短; 接入点随用户的改变而改变,常常带来迁改问题; 要求永远在线、安全、实时、高带宽的业务,相对集中在配电线路的干线段; 数量大、迁改多,但要求相对不那么高的业务则分布在支线段; 一个相对合理的选择:光通信在干线,无线通信在支线。 无线通信的选择:Wireless Fidelity 设计理念:在存取控制层MAC中,从无线工作站到有线局域网络的微波空中接口; 在世界范围内采用开放频段,无需执照; 标准已发展为系列:IEEE 802.11x; 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如 802.11b从11 Mbps,在信号较弱或有干扰时,带宽可自动调整为5.5Mbps、2Mbps和1Mbps, 保障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已有多种商用设备适用于智能配网通信。 WiFi的技术创新 已成系列的超级WiFi商用设备 超级WiFi的技术特点 超级WiFi系列产品应用 C1可以工作在CPE或AP模式 混合组网的样例图 小结:智能电网有利可图 小结:技术经济比较 我国中压配网线路负荷利用率约为30%,美国为43%,智能配电能提高负荷利用率; 天津大学余贻鑫院士说,配电网带有大量能与电网友好合作的负荷; 管理线损的减低就是收益; 智能配电的光纤无线混合接入,是一个经济适用的选择; 因此,应该在规划配网阶段将配电线路与其通信手段同步进行。 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关注! linyang@小结:零碎的应用高额的支出 2009年向各运营商支付的年费用详见下图所示:(单位万元) * 标准 应用 AMI-SEC系统安全性需求 先进的量测基础设施(AMI)和智能电网端到端安全性 ANSI C12.19/MC1219 收益量测信息模型 BACnet ANSI ASHRAE 135-2008/ISO 16484-5 建筑自动化 DNP3 变电和馈电设备自动化 IEC 60870-6 / TASE.2 内部控制中心通信 IEC 61850 变电自动化与保护 IEC 61968/61970 应用层面能源管理系统界面 IEC 62351 Parts 1-8 电力系统控制操作的信息安全 IEEE C37.118 相量测量(PMU)通信 IEEE 1547 电力公司与分布式发电(DG)之间的物理与电气互联 IEEE 1686-2007 智能电子设备(IEDs)的安全 NERC CIP 002-009 大型电力系统的网络安全标准 NIST Special Publication (SP) 800-53, NIST SP 800-82 联邦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标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