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T0573-1993-在用润滑油磨损颗粒试验法(分析式铁谱法)》.pdfVIP

《SHT0573-1993-在用润滑油磨损颗粒试验法(分析式铁谱法)》.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0573-93 在用润滑油磨损颗粒试验法 (0203年确认) (分析式铁谱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分析式铁谱仪分析在用润滑油磨损颗粒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分析内燃机油、齿轮油、液压油等油品在使用过程中机械零部件产生的磨损颗粒 的形态、尺寸大小和浓度变化趋势。 引用标准 SH0004 橡胶工业用溶剂油 3 名词术语 3.1 基片 分析式铁谱仪上用于沉积磨损颗粒的载片。 3.2 铁谱片(谱片) 按一定的磁场规律已沉积了磨损颗粒的基片。 3.3 谱片人口区 谱片上试样流人的区域。 3.4 磨损颗粒覆盖面积百分数 谱片上在 1.2mm直径范围内磨损颗粒覆盖面积的百分数。 3.5 大颗粒覆盖面积百分数 AL(%) 谱片人口区磨损颗粒覆盖面积百分数的最大值。 3.6 小颗粒覆盖面积百分数 As(%) 谱片上沿试样流动方向距大颗粒覆盖面积AL读数位置5mm处磨损颗粒覆盖面积百分数。 3.7 形状因子 磨损颗粒的长轴尺寸与厚度之比。 4 方法原理 在用润滑油中的磨损颗粒在分析式铁谱仪的磁场作用下沉积在基片上,然后在铁谱显微镜下对 磨损颗粒的形态、尺寸和覆盖面积进行观察和测量,以分析机械的磨损状况。 5 试剂和材料 51 四氯乙烯:分析纯。 5.2 溶剂油:符合SH0004中的规定。 5.3 移液管;1MLo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93-08-19批准 1994-05-01实施 1326 SH/T 0573- 93 5.4 试管:直径15mm,长150mm;直径lomm,长l00mmo 5.5 基片:60mmx24mmx0.17mm的玻璃片,表面上有一个与油液不浸润的U形限流槽。 5.6 微孔薄膜:材料为滤纸或其他不溶于油的微孔薄膜材料,直径50mm,孔径不大于。.81amo 5.7 输油导管:导管材料为氟硅橡胶或聚四氟乙烯,直径 1.0一1.2} o 6 仪器和设备 6.1 分析式铁谱仪。 6.2 铁谱显微镜。 6.3 谱片加热器。 6.4 干燥箱。 7 分析步骤 7.1 样品混合 将油样瓶中的样品(不超过瓶容量的3/4)在65℃士5℃的干燥箱中保持30min,再充分摇动,使样 品混合均匀。 7.2 样品稀释 7.2.1 样品混合均匀后立即用移液管取样 1ML,在一干净试管中进行稀释,按稀释油与样品体积比 9:1,19:1,29.1...…进行。 注:稀释油为与样品同品种的新油,并预先用微孔薄膜进行过滤。 7.2.2 稀释后的油样必须加热摇匀,移至另一试管中,并用四氯乙烯溶剂再次稀释,摇匀后作为试 样。溶剂用量为溶剂与试样体积比1:30 7.3 谱片的制备 7.3.1 把装有稀释过的试样的试管放在分析式铁谱仪的样品架上,将输油导管插至试管内试样 底部。 7.3.2 放置基片,接上导流管,把输油导管的出口置于基片人口区上方。 7.3.3 打开铁谱仪的电源开关,使试样流动,流速为25mUho 7.3.4 试样流完后,将2一4mL四氯乙烯溶剂加人试管中进行清洗。 7.3.5 清洗完毕,待基片上的溶剂完全挥发后,关掉电源开关,垂直向上取出铁谱片。 注:谱片制备过程中必须注意防尘、防震和通风。 7.4 磨损颗粒定性分析 7.4.1 把谱片放置在铁谱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打开反射及透射光源开关,并调节至适当亮度,缓慢 调节物距 ,直至谱片上的颗粒清晰可见,并按需要使用不同的放大倍数,观察磨损颗粒的尺寸分布 和形态。 7.4.2 正常磨损颗粒的特征是薄片状、表面光滑,颗粒细小均匀,长轴尺寸为0.5一15M,厚度为 0.15一Item。在机械磨合阶段,还产生一些长条状、扁平状的颗粒,这种颗粒也属于正常磨损颗粒。 7.4.3 切削磨损颗粒的特征是线状、卷曲状、弧状、车屑状、长条状,当硬摩擦面有锐边时,产生 较粗大的切削磨损颗粒,长度为25一1001nn,宽度为2一5fun;当两个摩擦面之间存在一个硬的夹杂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