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卓越的地球物理学家——傅承义
陈洪鹗
(据《当代中国的地震事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年出版)
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傅承义是我国地球物理科学的奠基人和开
拓者。他是我国第一位地球物理学博士。40 年代,他在美国连续发
表一系列具有独到见解的地震波传播理论论文,成为世界地震波研究
领域的先驱。1960 年被国际同行评为地球物理经典作家。
新中国成立后,他把全身心投入我国地球物理人才的培养上,先
后创办了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教研室、北京大学普通地球物理
教研室,并在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和地球及空间科学系培养了一
批又一批地球物理科学人才。
他率先倡导地震预报的研究,早在 1956 年制订我国十二年科学
远景规划中就列入《地震预告方法的研究》,并提出实现的重要科学
途径。他在数十年的地震预报的探索中,既反对因偶然失误而丧失信
心,更反对为一时成功而忘乎所以。他十分强调,地震预测是一项长
期坚持不懈探索性的课题,他认为,若使地震前兆研究真正有所突破,
必须在基础研究,特别是地震前兆的物理机制上下功夫。70 年代他
提出关于孕震区假说《红肿理论》,同时开创了我国震源物理的研究
领域。80 年代后期,他已届耄年仍孜孜不倦为地震预测的探索而操
劳,提出了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见解 《地震预测工作的一些反思》。
他在我国核试验地震效应观测和地震核侦察方面做出卓越贡献。
60 年代初,在他的倡议下,地球物理所成立了承担这—国防任务的
第七研究室。他担任主任并提出研究室两个主要发展方向:(一)爆炸
的力学效应;(二)爆炸的远距离侦察,并提出详细规划。在他的指导
下,七室圆满完成我国首次核试验地震观测工作,同时在理论研究、
测震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并培养出一批科技力量。
早在 1957 年傅先生便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历任中国科
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副所长、名誉所长;曾任中国地球
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他还是《中国
大百科全书》的总编委,固体地球物理编委会主任,全国自然科学名
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他曾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五、六
届全国政协委员。
傅承义不仅才学卓识而且品德高尚。他为人光明磊落,刚正不阿,
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科学教育事业,十
分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立德、立言、立身。
他在这半个多世纪的科学教育生涯中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一、少年才子
傅承义的原藉是福建省闽候县,1909 年10 月7 日生于北京。他
出身于世代书香门弟,其祖父曾在清朝做道台,伯父在北洋军阀时期
在海军部任职,父亲傅仰贤在北洋政府外交部工作,是北洋政府最后
一任驻列宁格勒总领事。他自幼就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家里给他们
兄弟姐妹四人请了私塾先生教四书五经,又请教师教数学、英语。傅
幼时天资甚高,聪敏过人,一篇古文只读三遍便可流利背诵。他不满
足老师教的课,而到处搜罗爱读的书藉,花更多时间博览群书。
1923 年,他14 岁时未读小学直接进入育英中学,刚读一年觉得
功课太浅易,背着父母偷偷去考高中,居然中榜,但家里不同意,只
得继续读初中。初中三年,学习成绩甚佳,年年名列第一。他参加学
校的英语和国语演讲比赛,也经常获得优胜。
他说,他的英语基础之所以扎实,不光是课堂上学到的,更多的
是得益于长期坚持阅读英文小说和看美国原版电影。柯南道尔的名著
《福尔摩斯探案》以及W .Scot 的经典名著《撒克逊》是他最爱读
的英文书。开始时,英文生字很多,他借助字典一一对照,虽然吃力,
但他坚韧不拔,后来积累生词多了,而能顺利地读下去,而且越读越
有兴味。
他这种不甘示弱的作风,不仅表现在追求知识方面,而且在运动
场上也是如此,他个子矮小,身体也不算好,但他凭着坚强的意志,
刻苦锻炼,终于赢得三跑一跳总分第一。
1926 年考取汇文中学高中部,他的学习成绩依然名列前茅,获
得理化和数学两项银杯奖。1929 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汇文中学。
高中毕业后,投考当时北平的两所名牌大学——清华和燕京,结
果两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南京大学数学技术和能力综合训练中心.PDF
- 南京地区大气边界层晴空回波研究.PDF
- 南京管线管理条例.PDF
- 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PDF
- 南京莱斯康电子有限公司.PDF
- 南京联迪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公司经营范围暨修订.PDF
- 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遴选结果.PDF
- 南京林业大学本科专业大类设置初步方案(征求意见稿).PDF
- 南京茂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公告.PDF
- 南京内河港高淳港区固城作业区码头一期工程项目.PDF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