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前 言 1
前 言
口腔种植技术已经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但由于失败率较高,其发展和临床应用受到限
制。直到20世纪,两项研究成果改写了口腔种植的历史:①四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Strock教
授等研制的两段式根形种植体在临床应用中获得了长期成功,并开始进行动物实验探讨骨和种植体
的结合方式;②六十年代,瑞典Gothenberg大学的教授和瑞士的Schroeder教授等学
者关于种植材料和骨-种植体界面的研究,提出了“骨结合”(osseointegratio
授分别发明了潜入式种植( 种植系统)和非潜入式种植(ITI种植系统)。这两项研究奠
定了口腔种植的理论基础,由此,国内外学者进行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产生了各种各样的
种植系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基础理论,种植技术也趋于成熟,口腔种植学(oralimplantolog
开始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口腔种植技术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成为牙列缺损和缺失的常规修复方法之一,其所具有的功
能和美学修复效果是传统修复方法无法比拟的。虽然国内这一技术起步较晚,但其普及和发展的速
度同样非常迅速,患者的接受程度很高。由于口腔种植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口腔种植的临床工
作往往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种植中心从2002年开始定期举办口腔种植技术培训
班,进行临床操作的模拟训练。本书是在培训教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编辑完成的。
本书命名为《现代口腔种植学》是因为:①口腔种植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
多理论体系、种植系统和临床操作技术,但有些已经很少使用,如纤维结合理论和纤维骨结合理论、
其他材料的种植体和叶状种植体等,本书不再讨论和介绍;②以骨-种植体的骨结合理论作为种植
体愈合的生物学基础;③以钛作为种植体材料;④以根形种植体作为常规种植体;⑤同时介绍潜入
式和非潜入式种植的种植系统及其临床应用;⑥种植体植入应满足生物力学要求,达到较高的长期
成功率;⑦种植修复应满足功能要求和达到完美的美学效果。因此,本书从临床实践出发,较为全
面地论述了现代口腔种植的基础理论和临床操作技术,内容涉及到口腔种植的解剖学、组织学和材
料学等基础研究以及口腔种植适应证、禁忌证、设计原则和种植外科技术、种植修复技术、种植体
维护技术和种植支抗技术等。全书共分二十四章,附940幅病例图片、模式图等,力争使读者全面
了解和掌握现代口腔种植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操作技术。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口
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邱蔚六教授和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委员王兴教授的
指导和鼓励,并为本书作序,在此深表谢意。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和口腔种植中心同仁的大力支持。吉林大学口腔医
学院欧阳喈教授一直对本书给予关注和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春晓教授和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涂
柏林教授对本书的材料学内容给予指导并审校了相关章节,侯淑娥高级工程师协助拍摄电镜扫描照
2 现代口腔种植学
片;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徐作军教授对口腔种植中相关系统性疾病的处理原则和方案等内容给予
指导,并审校了相关章节,放射科金征宇教授对CT研究内容给予指导,张云庆和王纭医师协助CT
扫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东胜副主任技师协助制作硬组织切片;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李
翠英教授对组织学研究内容给予指导,并审校了相关章节,李玉京教授协助并指导偏光显微镜下的
组织学研究,在此深表感谢。
袁苏同志为本书绘制所有插图,谷一同志为本书排版,北京协和医院鄢雪川、郭春岚医师认真
阅读和校对,丁珊珊同志参与部分内容的初稿打印,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所有内容和图片除标注外均为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种植中心的研究内容和实验及临床资料。
因为本书基本涉及了口腔种植的各个方面,内容较多,笔者水平有限,不可避免存在错误及疏漏之
处,敬请广大读者指正,以利提高和改正。
宿玉成
2004年8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序 一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口腔种植已从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