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ABowers演讲-自然资源与环境学系
C. A. Bowers演講 工作坊 Bowers 教授簡介 美國奧瑞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生態學者Chet A. Bowers教授,在1998年退休時獲得學校授予榮譽教授的頭銜。他經常受邀至美國境內與世界各國多所大學演講,曾在1982年「杜威講座」(the John Dewey Memorial Lecture)中發表演說,在1992年應前副總統Al Gore之邀發表「隱喻思考在環境與科技政策上的影響」之專題演講,他更在1994年應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之邀來台進行學術交流。 就西方環境倫理之研究而言,歐美國家從1963年起便陸續有學者提出極富創見的理論,諸如A. Leopold的土地倫理,A. Naess的深層生態學,J. Lovelock的Gaia假說與深層經濟學。這些理論雖然各有其價值與貢獻,不過許多理論主張顯然未能獲得人們的全面認同。 與之相較,Bowers個人關注的研究議題涵蓋了科技、文化、哲學、生態與教育改革等豐富面向(他長期下來已累積為數可觀的成果,相關成果可參見/index.php)。 就以Bowers教授生態文化教學與學校教育改革之研究為例,他認為當前人類高度資本化的生存樣態並非不可逆轉。亦即,我們根本不用採取棄絕現代文明的激進手段,反而只要能在既有的工業文明與消費文化之外,重新讓學校教育擔負起轉化文化與語言隱喻的任務,一旦我們能夠重新恢復每一個社群所具有地方性共有文化(the local cultural commons),那麼我們的生態危機也才有根本解決的可能。 他近期的研究的重點,借用Gregory Bateson觀點做為基礎來發展「生態智慧」(ecological intelligence)論點,企圖以一種更體系化方式提出未來生態文化教學與學校教育改革應有的方向。也是本次演講的重點。 G. Bateson 以及其理論重點 文化人類學及哲學家G. Bateson(1904-1980),被尊崇為二十世紀最具獨創見解的社會科學家之一,也是最具影響力的文化人類學家,在一九六五年以後,開始致力於生態系統的研究,延續着他對「心理生態學」的看法。在環境主義或環境哲學的領域,他首先提出對全球生態系統全面的思考。 Information can be defined as a difference that makes a difference 資訊就是一種「造成差異的差異性」,意指我們使用語言、行動、文字印刷傳遞訊息,或進步科技的電子媒材,甚至具體的物件之製造與產品等等。我們接收這些之後,造成我們已知訊息的改變,進而出現差異的反應造成已有知識上的改變。 如此定義的資訊就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任何新資訊的出現,都會造成差異的狀態。人類在接收或使用資訊時並不只是在被動的接收而已,而是進一步因為新資訊的出現,造成我們有差異的反應與回應。換言之,哲學知識論對知識的定義並不只是指資訊的累積,人類在接收或使用資訊時並不只是在被動的接收而已,而是進一步因為新資訊的出現,造成我們有差異的反應與回應。 Recursive Epistemology 人類知識成長結構便是在不斷因差異的資訊以遞迴的方式(recursion)累積,此種遞迴的知識論是Bateson借用數學或電腦科學的遞迴概念提出的觀點。 遞迴的數學運算方法,簡單的說是指將一函式作為同一函式的一部分。 此一觀念可以被應用到日常語言、文化成長與知識累積上,Bataeson以遞迴知識論觀點,主張知識累積是以遞迴形式發展,文化認知與科技發展到當代的成就。 我們藉由此種方式所得的知識彰顯出當代的各種知識來自過去無數的資訊以遞迴方式擴增,新資訊或新發明,其實是過去智慧成就的結晶與新智慧的了解與認知之結合。那麼,我們現在的許多思想都有着過去觀點的影響。換言之,我們也可以一層層螺旋式升降迴歸到原始思想的起源,或歷史上原始的智慧根源。 Learning III 學習理論討論Learning I是一種簡單的刺激與反應的機械式學習過程,過程中學習到自動做出正確選擇,如命令與動作的立即機械式反應,近似行為主義的教育方式。 Learning II,涉及到較為複雜的學習反應,認知到一些因為選擇而產生的改變,包括學習的態度,但卻仍然採取接受或接收資訊的態度,往往未能認識到其他知識可能性與思考方式。如一些老師也只藉由語言傳遞理所當然的資訊,只在說者與聽者之間的直線溝通。如強調個人主義的教育方法,既使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但卻只有單相的發展。 甚至獨立思考的學習方式也是鼓勵學生離開人際關係、歷史因素、文化傳統的個人權威式學習。Lear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永丰县人民医院行风建设长效机制.doc VIP
- (高清版)B-T 1001.1-2021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架空线路绝缘子 第1部分:交流系统用瓷或玻璃绝缘子元件 定义、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pdf VIP
- 《小数乘整数》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pptx VIP
- 唐诗鉴赏教学提纲.ppt VIP
- 2025年特色农业产业链延伸:乡村农产品深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正式版.PDF VIP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科普讲座课件.pptx VIP
-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课文翻译及学习笔记:Lesson7.docx VIP
- GB∕T_18710-2002_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docx VIP
- 初二深圳数学试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