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肥东锦弘中学高一历史组 何善攀 授课时间:8月15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识记王位世袭制,夏商基本的国家管理制度,夏商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影响。武王周王的分封,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宗法制的内容。 2)能力提高:理解夏朝创立王位世袭制度并对西周政治制度产生的直接影响;西周分封制的内容与作用;宗法制的特点及其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展示背景材料,生成问题,让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史,即感知新知识——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体会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②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③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和情境的变换,引导运用历史唯物观运用历史时空观和辨证方法,客观的看待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掌握提炼、处理和运用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说明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其官僚政治与体制管理,无不与古代有着密切的联系。 【重难点】 重点: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及宗法制 【教学法】 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新课】 材料一:很多同学都听过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比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等,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大禹治水。传说禹改变了其父亲阻塞的办法而改用疏导的办法,加上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精神,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成功以后禹的个人威信大大增加,其权力越来越大,以致于发展成个人专断。据说一次禹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一个首领因为迟到而被杀。可见,禹已经不是部落首领,而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了。 材料二: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是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个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 同学们,阅读这两则材料后,你们有什么感想?你们了解材料背后隐藏的制度原因吗?下面进入本课的学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讲授新课】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王朝。 教师解释“约”:夏朝时期还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无法准确的推导出哪一年,所以只能用“约”。 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取代禅让 禹死后,按照禅让制的传统把王位传于舜的儿子伯益,但却在暗中增加自己儿子启的实力,最终启得到王位,并传给自己的后代。这样,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商朝的王位世袭并不固定于一种形式,有时父死子继,有时兄终弟及。 对于“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教师可用蒋介石与蒋经国、古巴的卡斯特罗兄弟事例来解释这一问题,增加课堂趣味性。 2.夏商官制 商朝中央有相、卿士;地方封侯和伯。 教师带领学生看《戴冕冠的夏禹》和《殷墟出土的牛骨》两幅图。在第一幅图中,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禹头上戴的叫做“冕”,是古代帝王的专用礼帽;手中拿的是“圭”,是古代帝王举办活动所持的玉器,从而向学生说明,此时的禹已经不再是部落联盟的首领,而是一位帝王。观看第二幅图并结合图右的注释,向学生说明夏商的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教师让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的内容并思考右面的问题:商朝的相权有多大? 阅读完后教师提问1-2个学生让其尝试总结,然后教师加以整理归纳:相是商代中央的最高官吏,他参与改定政治制度,主持政务,辅佐甚至废弃商王。 【教师过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发动了灭商的总攻击——牧野之战,商军倒戈,周军大获全胜,纣王逃回宫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史称西周。 周朝地域广袤,据说有1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人口上千万。面对如此广大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当时没有电报、传真,更没有电视电话会议,甚至连像样的道路都没有,一条政令从镐京传达到边疆可能要几年时间,面对这样的情况,周王该怎样有效地管理这个国家呢?请同学们预习分封制的相关内容,并找出分封的对象、内容、特点、作用等知识点。 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定义:封邦建国 教师解释“封邦建国”与“封建社会”中的“封建”不同之处:“封建社会”这个概念是在近代才引入的,在古代,“封建”一词指的就是封邦建国。 对象:王族、功臣和先王后代 周武王在周初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姬姓王族有40国,占绝大多数。对于分封对象的分析,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中的《分封示意图》来讲解: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且把各国归类;教师可让3个同学来分别归纳哪些是王族,哪些是功臣,哪些是先王后代;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内容:镇守疆土、缴纳贡赋、随从作战、朝觐述职 分封制的内容实际上就是被分封诸侯国的权利与义务。权利就是诸侯国得到了土地和人民;义务有四点,不难理解,教师可以对朝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