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一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 初级生产者(primary producers)植物和藻类等光合自养生物构成所有食物链的基础,这些生物总称为初级生产者。 总初级生产量(GP)=呼吸消耗能量(R)+净初级生产量(NPP) 0 生物量增加 NPP=GP-R =0 生物量不变 0 生物量减少 初级生产的生产效率 二 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者 次级生产或第二性生产(secondary production):指生态系统初级生产以外的生物有机体的生产,即次级生产就是异养生物的生产。 次级生产模型: 第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三、生物地化循环的类型 气体型循环 ( gaseous cycle) 水循环(water cycle) 沉积型循环(sedimentary cycle) 一) 碳循环 碳是一切生物体中最基本的成分,有机体干重的45%以上是碳。 据估计,全球碳贮存量约为26×1015t,但绝大部分以碳酸盐的形式禁锢在岩石圈中,其次是化石燃料。生物可直接利用的碳是水圈和大气圈中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二氧化碳是所有生命的碳源。 自然界碳循环的3个主要过程: 碳的同化反应和异化反应, 主要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大气和海洋间二氧化碳的交换; 碳酸盐的沉积作用。 碳的同化反应和异化反应 同化反应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有机物中,包括合成多糖,脂肪和蛋白质,而贮存于植物体内,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大的植物碳汇,其次是草地。 异化反应 动物、植物(茎叶)的呼吸作用 土壤呼吸 动植物残体腐败分解 ——CO2再次回到大气库 大气和海洋间二氧化碳的交换 二氧化碳在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界面上通过扩散作用而相互交换。移动方向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扩散 反应进行的方向取决于参加反应的各成 分的浓度。由此调节大气和水体的二氧 化碳移动量。 碳酸盐的沉积 发生于水域生态系统中。包括碳酸盐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和以沉积物形式(特别是石灰岩)沉积下来。 水生藻类和植物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导致碳酸钙的形成和沉积。许多藻类将体内碳酸钙排入周围水中,但建瞧藻和珊瑚藻则将其结合在自身坚固的身体结构。 全球气候变暖 直接证据是所有低纬度山区的冰川都在融化后退,近50年融化后退速度明显加快。 IPCC(2001)对全球增温研究作了总结: 20世纪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增加了0.6℃左右; 地表以上8km大气层温度在过去40年中有所上升,平均每10年增加0.1 ℃,而近地表气温增加0.15 ℃。 科学家预测(2004年): 目前,世界平均气温比工业革命前高0.7 ℃; 未来25年,全球温度提高1 ℃。某些生态系统将开始感到压力; 未来50年,全球温度提高2 ℃。种种严重的后果将迅速涌现:北极熊和海象生存受到威胁;生活在热带的珊瑚礁可能死亡,水生动物被迫迁移;中国的阔叶林将开始枯萎;受饥饿的人数增加,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人数将增加15亿; 未来50-100年,全球温度提高3 ℃。气候变暖的影响将开始接近临界点。亚马逊雨林可能遭受不可挽回的破坏,珊瑚礁的彻底死亡成为普遍现象,更多的植物种类将灭亡,55亿的人将生活在粮食大幅减产的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人数将达到30亿; 未来——全球温度提高3 ℃以上(可能在2070年之后发生),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 大气CO2浓度:20世纪90年代后, CO2浓度年增加率在0.9-2.8mg.kg-1之间; 大气CH4浓度:自1750年以来,增加了1060ug.kg-1(约增加151%),并继续增加。 CH4的增温效应是CO2的20倍。 大气N2O浓度:自1750年以来,增加了46ug.kg-1,并继续增加。 1/3的是人类活动产生的,N2O的增温效应是CO2的200倍。 含氯氟烃(CFCs) :含氯氟烃(CFCs) 是人工合成物, 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它们在大气中的浓度由30 多年前的0 增加到目前的约1×10-9(体积含量)。随着各国逐渐禁止使用这些物质, 浓度会逐渐下降。 大气臭氧层的损耗,臭氧层是地球上生物的保护伞,能够阻止紫外线进入大气。 2000年科学家测定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洞的面积已经达到美国国土面积的3倍,北极也出现类似的问题。 主要原因来自氯氟烃(CFCs)和N2O 大气CO2浓度变化 在大气CO2的总碳量(640亿吨)中,每年有35亿吨被陆生植物所同化,84亿吨溶于海洋和其它地表水。呼吸作用和从水中释放到大气的CO2补充大气中丢失的这些碳。估计,碳在大气中平均滞留时间是5年。由于滞留时间短,大气CO2量对C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项目现场管理组织机构图及人员职责.doc VIP
- 2025年9月13日河北地级市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docx VIP
- 1315002-0000-e0_生物化学需氧量(BOD5)测定仪通用技术规范.doc VIP
- 视频号0粉开播的3大技巧.docx VIP
- 2025年陕西电信校园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艾青诗选PPT课件.pptx VIP
- 1405031-32-0000-00_±400~±800kV直流盘形悬式瓷(玻璃)复合绝缘子通用技术规范.doc VIP
- 2802003-0000-00-新一代高可靠变电站辅助设备采购技术规范(通用部分).docx VIP
- 2025年福建电信校园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9014001-0000-00-劳务分包服务采购范本(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