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发展分析 林初昇.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广州城市发展分析 林初异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目 录 前言··“············································“““”······“···············一· 1 一、广州市形成发展的地理条件分析 ···········,”····..·····…·… 1 二、广州市的现状经济地理特征.·,·”···························…·…19 三、影响广州市进一步发展的新的区域经济地理 因素分析·································“·····”···…·…”···········…·…39 珠江三角洲中小县市的开放和发展对广 州的影 响.·39 南海油田的开发对广州 的影响 “50 香港主权的收回对广州 的影 响 .·57 经济特区的建设对广州 的影响 .·62 四、广州市的城市发展方向·········································…·… 65 五、广州市的城市发展规模与空间布局·················”·…·…88 广州市的发展规模·····················································…·…88 广州市的空间布局···················································…·…95 结束语 ·················································,·············.·113 主要参考文献.·115 后记 ·118 附录 广州市(不含郊县)城市人口预测120 弓罗 前 目 广州市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外贸港口,也是华南地区的经 济和文化中心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1983年广州市人 口为 315.5万人 (不含所属县),土地面积1345平方公里,是华南 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上 下锐意改革,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使国民 经济沿着正常的轨道稳步发展。对外开放引进了国外先进的 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式,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几年来,我国位于东南沿海的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在 “外引”与“内联”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对外 开放的桥“头堡”。为了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不久 前,中央领导同志总结了近年来对外开放的成功经验,决定 进一步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区为 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通过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三角洲经 济开放区这样多个层次和多种形式的探索和实践,把改革和 开放由外到内,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并要求相应调整珠 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结构,按瘾贸一工一农安排生产,把珠 江三角洲建设成为农副产品和食品的出口基地。 广州地处祖国的“南大门”,是我国对外联系的主要口岸 和华南地区的经济中心。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和发展,相应 地对广州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和国民 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制定广州市的发展规划,更好地发挥 广州的经济中心作用,便成为政府领导和各方学者所共同关 心的问题。同时,由于广州所处地区的区域地理环境正在经 历较大的变化,珠江三角洲中小县市的开放,南海油田的大 规模开发,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主权和国内经济特区的建 设,都将对广州市的未来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何根据新 的形势变化,正确制订广州市的发展战略,这是关系到广州 市今后几十年能否顺利发展的大问题,因而也是广州城市发 展的决策者所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广州及其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 意义。 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广州市的形成和发展,早 就受到有关学者的重视。1958年钟衍威副教授发表 广《州市 经济地理》,对广州市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历史发展和 城区的形成以及城市面貌作了综合性描述。1963年徐俊鸣教 授在 《广州史话》一书以及发表的论文中详尽地论述了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