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用标准文案
PAGE
精彩文档
赫章县廉租住房
(400套)1号楼工程
人工挖孔桩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喻关飞项目技术负责人 高级工程师(签名):
审核人: 丁厚源公司安全负责人 高级工程师(签名):
审批人;温昌海公司技术负责人 高级工程师(签名):
贵州淇铃交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3
第二章 工程概况………………………………………………………3
第三章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目标………………………………………5
第四章 施工方案 …………………………………………………19
第五章 安全事故救援预案 …………………………………………46
第六章 桩孔混凝土施工 ……………………………………………53
第七章 人工挖孔桩注意事项 ………………………………………54
第八章 桩孔施行必须执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55
第一章 编制依据
本方案根据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赫章县廉租房二期1#、2#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六盘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并经有资质的审图机构审查合格的《赫章县廉租房1#楼》施工图、《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钢筋焊接验收规范》(GJ18-2003)、贵州省《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规程》(DB22/11-200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施工现场供用安全规范》(GB50194-93)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建筑工程部分)、建质[2009]87号文进行编制。
第二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工程概况
1、工程项目性质:廉租房
2、工程规模及层数:15407.18平方米/18层
3、工程名称:赫章县廉租房400套工程1#楼
4、工程地点:赫章县白果镇七里村
5、建设单位:赫章县房产事业局
6、设计单位:六盘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7、监理单位:贵州三力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8、地勘单位: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9、施工单位:贵州淇铃交通建建工程有限公司
第二节 工程简介及设计概况
根据1#房楼基础设计图纸共计80根桩孔,16m以上深孔桩共38根(其中接近16m深2根)最深27.4m。设计护壁形状为到梯形上部厚度16cm、下部厚度10cm、孔桩护壁采用C30钢筋砼。钢筋为Ⅰ级钢。
第三节 工程地质情况
一、地形地貌
根据地勘报告资料显示,拟建1#楼场地位于中低山山丘及坡谷地貌,北、东、西三面为中高山环绕,场地内地表水系不发达,建筑物建于中低山缓坡坡腰地带,西高东低,拟建范围内地势起伏不大。
二、地质构造
无区域性断层通过,场地及场地附近亦无大的断裂构造,基岩产状172°~176°∠22°~24°,整个道路下伏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2β),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结构类型为薄层~中厚层状结构,未发现危及建筑物的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
三、岩土结构特征
1、第一层为填土(Q4ml):褐黄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土、耕地夹碎石组成,碎石含量约占15%。层厚为0.5~3.7m。
2、第二层淤泥质粘土(Qh):主要在接近软塑及软件塑状态,含水量大,褐黑色,湿,有臭味,湖泽相成因,上部富含有机质,局部在接近岩石处夹粉细砂及砾砂。层厚为1.5~26.8m。
3、第三层玄武岩(P2β):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灰色、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岩心成碎块状及短柱状、柱状,根据现场钻探情况、岩芯完整程度、岩心采取率及岩体风化程度分为强风化玄武岩和中风化玄武岩,强风化玄武岩层厚为1.00~18.5m,中风化玄武岩层顶埋深11.8~28.4m。
4、场地中风化玄武岩芯样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38.69MPa,属于较破碎的较硬质岩体,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
5、根据地勘资料反映,无地下溶洞。
四、场地水文场质条件
场地内属“上层滞水”,其水位埋深于3.5m~4.5m,地下水对砼或钢筋砼基础微腐蚀性。
五、不良地质作用
建设场地内未发现危及建筑物的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区内未见断层通过。
第三章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目标
1、伤亡事故控制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轻伤事故控制在千分之二。
2、安全达标目标:实现安全“五无”目标。
3、文明施工目标:所有作业段的周围设置围场施工,做好排水措施,并将污水、泥浆、废水集中排放。
第一节、项目管理机构
1)、施工管理机构的素质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