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877-1996-同步数字体系(SDH)复用设备和系统的电接口技术要求》.pdfVIP

《YDT877-1996-同步数字体系(SDH)复用设备和系统的电接口技术要求》.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YD/T877一1996 前 言 本标准系根据我国光缆通信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参考ITU-TG.782,G.783和G.703等建议 以及我国《光同步传输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综合相关内容编写而成的。 由于SDH支路电接口即为PDH复用设备的相应群路接口,其规范已在有关的国标和行标中规定, 本标准引用了这些标准以节省篇幅。 鉴于STM-N接口中只有STM-1既有电接口又有光接口,其余STN-N(N1)接口都是光接口, 因此,本标准只需给出STM-1电接口即速率为155.520Mbit/s的G.703接口的规范。 本标准首次发布,从 1997年4月 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曾甫泉。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同步数字体系((SDH)复用设备和 YD/T877一1996 系统的电接口技术要求 ,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同步数字体系((SDH)复用设备和系统的电接口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SDH系统,专用电信网中的类似系统亦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7611-1987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络数字接口参数 GB13167-1991 长途光缆通信系统进网要求 YD/T768-1995 同步数字体系光缆数字线路系统技术要求 ITU-T建议G.703(1991) 系列数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 ITU-T建议G.704(1994) 用于1444,2048,8488和44736kbit/s系列的同步帧结构 ITU-T建议G.782(1994) 同步数字体系((SDH)复用设备的类型和一般特性 ITU-T建议G.783(1994) 同步数字体系(SDH)复用设备功能块的特性 3 信号接 口 复用设备和系统的物理接口可分成信号接口、电信管理(TMN)接口和定时接口3类。本标准只给 出信号电接口的规范。 3.1 PDH接口 SDH复用设备和系统的支路接口是准同步数字体系物理接口((PPI)功能提供的复用器和载送支路 信号的物理媒体之间的电接口,在某些情况下,接口处的信号可具有G.704建议规范的帧结构。 有2048kbit/s,34368kbit/s和139264kbit/s3种速率的PDH接口。它们的接口参数和指标与PDH 复用设备相应的信号电接口相同,即这些接口的物理/电特性应符合ITU-TG.703建议(或国家标准 GB7611)的规范。 3.2 STM-1电接口 这是同步数字体系((SDH)物理接口((SPI)功能提供的在参考点A处的电缆端口,主要用于以电缆 近距离连接的复用设备,接口特性应符合ITU-TG.703建议的155520kbit/,电接口规范。 3.2.1 比特率及容差、接口码型 标称比特率:155520kbit/s 容差:士155520X2OX10-0kbit/s,即士3110.46it/s 接口码型,CMI 3.2.2 输出口规范 155520kbit/s输出口主要参数的指标列于表 I.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6-12-05批准 1997一04一0l3}施 YD/T877一 1996 表 1 155520kbit/s输出口主要参数的指标 标称脉冲形状为矩形,其偏差应控制在图1和图2模板之 脉冲形状 内 每方向线对数 1条同轴电缆 测试负载阻抗 751E电阻性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