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指导思想-南京中华中专.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办学指导思想-南京中华中专

地方院校办学特色与发展战略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邢 晖 2007年8月 本 课 特 点 案例为引 参与为要 互动为主 启发为重 学员主权参与和教师主导参与——“双轨”并行 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 ——“双赢”效应 主动参与 互动生成 综合提高 案例(教学) 导引 案例——对真实的、具体的、典型的事件的精要描述,具有一定的或理论、或政策、或实践的价值体现,有或例证、或同化、或反思的空间;有内在结构和外在结构 信息式案例 / 问题式案例 / 陈述式案例 / 决策式案例 / 条例式案例 / 实录式案例 案例(教学) 导引 教学案例——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体现明确的教学目的,以材料和故事为载体,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主体行为和思想,使学习者有充分讨论的余地 案例(教学) 导引 案例教学——组织对案例的发掘、调查、阅读、思考、讨论、交流,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案例(教学) 导引 案例教学法——古希腊苏格拉底首创,最早使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学教育,目前国际国内流行;分组教学,鼓励求异求新,没有统一正确答案,是思维方法的训练;目的是提高学员分析、总结、推理和创新能力 案例呈现 一位中职校长的故事: ——事件真实 人物化名 切勿对号 仅供分析 背景+故事 一次名校长的评选会上,Y校长学校提供的简要材料引起了评委们的注意…… Y校长——任职十年,成绩卓著,学校个人荣誉: -- 学校占地不足50亩扩大到300多亩,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由15个教学班800名学生发展到全日制教学班102个,在校学生6000多人,业余班学员2万人; -- 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首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全国示范性学校、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示范学校、省科研基地、省中职毕业生就业服务先进学校、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培训基地; -- 被授予省首届“职业教育杰出校长”,荣获“富民兴省劳动奖章”,市人大代表。 Y校长——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办特色学校、育特长人才”的办学目标,明确了“发展是硬道理、质量是生命力”的办学思想,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育人理念和“一专多能、特长培养、创新发展、五证上岗”的育人特色。 在学校建设上,坚持“高点定位、多方筹资、持续投入”的思路,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在融资渠道上,坚持少找市长,多找市场,通过拓展社会培训,以人才换设备等举措,走活校企联合之路,实现年业余培训2万人,直接获得经济效益200多万元;同时,积极争取中央及省市财政无偿资金1000余万元,建起全国一流的数控实训中心、汽修实训中心、建筑实训中心、机械加工中心、电工电子中心、微机网络中心及钳工、焊工、收银、财会模拟等50多个专业实训室,为专业技能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校管理上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推行 “专业科负责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 牵头组建了“X市数控技术职业教育集团”。 Y校长抓德育工作“特色明、方法活、效果好”。以“孝”为核心的家庭美德教育、以“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以“爱”为核心的社会公德教育;道德宣誓和文明礼仪教育;学校是 “感恩父母·亲情教育基地”, Y校长提出了“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并举,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齐抓”的“四驱”办学指导思想,学校每年都有700余名学生升入高等院校,其中本科近300名; 在他的影响下,学校成功地推行了分层次教学、自主合作学习和项目教学法,学生参加省市技能竞赛屡获团体一等奖,毕业生当年上岗就业率达到99%以上; 学校承担的国家、省级重点实验课题中,有2项获国家一等奖,3项获省一等奖。有近10万字的教育论著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 学校先后为全国和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供现场,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在该校召开,市教育局向全市推荐该校的办学经验。 职校办学方向是否偏了? Y校长提出: “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并举,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齐抓”的“四驱”办学指导思想,学校每年都有700余名学生升入高等院校,其中本科近300名; 观点1:“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齐抓” , 与“以就业为导向” 的办学宗旨相悖; 观点2:反映了多数学校应该或现实情况, 没有错; 观点3:如果是名校长,不能这样写出来; 问题讨论(核心+拓展) 1. 办学目标:“就业导向”是宗旨,升学目标和升学导向的提法一样吗?对口升学该不该,对不对? 2. 学校功能:就业和升学,哪个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学校能提两个目标吗? 3. 培养过程:教学安排(内容+方法等)中,就业和升学目标有冲突吗? 4. 政策导向:5%中职对口升学的限制有道理吗? 5. 制度安排:中高职衔接、职普融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建起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