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分析-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DOC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分析-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分析 聂凤玲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以某大厦筏基为背景,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分层浇筑施工过程温度变化进行模拟,得到温度变化曲线;针对该实际工程提出了一些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措施,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措施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大型建筑的频繁建设不断涌现,如大型桥梁、大型水坝等,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因此,这些大型建筑建设质量的优劣就显得相当重要。由于大型建筑的结构特殊,施工技术难度大,却较易引发许多影响使用安全的质量隐患,如施工裂缝、受力变形等,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物,施工裂缝问题尤为突出。因此,解决大型建筑存在的施工问题成了质量控制的当务之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质量控制。 何谓大体积混凝土?有关规范、学著均作了明确的规定,基本一致认为:结构物最小断面尺寸达到80cm 以上、由水化热所引起的混凝土内最高温度与外界环境气温之差超过25℃时的混凝土,均称为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较其他一般钢筋砼相比,有着以下特征:结构较为笨重厚实、施工技术要求高、混凝土量大等特点。由于其独特的施工特性,使其在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施工裂缝,严重地影响着工程质量的使用。那么,究竟这些施工裂缝是如何产生的?结合一些工程经验,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类型作了如下归类:温差裂缝、收缩裂缝以及安定性裂缝。其中,温度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物中较为普遍的一种,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裂缝。笔者以某大厦基础筏板为背景,利用ANSYS对其浇筑过程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模拟计算,找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规律。 1.工程背景 某建筑物为综合性建筑,地上35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约21000平方米左右,建筑总高度152.30m(室外地坪至机房顶平面),主要使用功能为银行营业大厅及办公用房。本工程采用框剪-钢混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设计基准期为100年。基础底板厚2600mm, 2.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其主要产生原因为混凝土在凝结初期即水化反应期间,水泥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由于结构本身体积大,累积在内部的水化热不易散发,致使内部温度在一定的时间内不断上升,而结构表面的热量则散发较快,因而造成结构内外温差较大,在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温差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应力时,便会在结构表面出现温度裂缝。 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关键因素。混凝土内部最高绝热升温值为: (1) 其中,Q1为水泥的水化热,Q2为JEA 的水化热,W1为水泥用量,W2为JEA用量,C为混凝土比热,ρ为混凝土密度,FA为混合材用量(粉煤灰的掺量)。进一步求得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2]为: (2) 其中,Tj为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取20℃,ξ为不同浇筑厚度、不同龄期时的降温系数 为了更好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需求出混凝土的绝热升温曲线。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曲线最好由实验测定,在缺乏直接测定的资料时,也可根据水泥水化热估算。本文中,笔者尝试了利用实测值对经验公式参数进行修正,使得理论值与实测结果更加吻合。混凝土绝热升温经验公式为: (3) 式中:W为水泥用量,C为混凝土比热,ρ混凝土密度,Q(τ)为龄期水泥水化热,K为折减系数,对于粉煤灰,可取0.25。水泥的水化热是依赖于龄期,笔者分别用将水泥水化热的指数式和复合指数式表达式代入(2)式,获得两组理论结果。在此基础再根据现场的混凝土测温记录比较哪种方法更符合实际情况。其中 指数式: (4) 复合指数式: (5) 其中,Q(τ)为在龄期τ时积累水化热,kJ/kg;Q0为τ→∞时的最终水化热;τ为龄期;m为常数,随水泥品种、比表面及浇筑温度不同而不同,根据某些实验资料,常数m取值范围在0.3~0.5之间;a、b为常数,根据文献,a=0.36,b=0.74。根据实验结果与经验公式对比可知,经验公式能够求出混凝土最高积温值,其中,指数式与实测结果更接近。但是经验公式存在的不足是:①没有考虑实际工程中热量散失情况。②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尚未得到合理参数,导致温度的计算峰值比实测结果有明显滞后。针对上述不足,在实际工程中需要加强现场温度监控力度,特别注意温度峰值出现的时间。 为了控制混凝土中心与表面的温差以及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度的温差,需预测混凝土最高温升时和各龄期在保温材料覆盖下的表面温度。通常,表面最高温度计算[5]为: (6) 式中:Tb(τ)为龄期τ时混凝土的表面温度;Tq为龄期τ时大气的平均温度,取20℃;H为混凝土的计算厚度;h为混凝土的实际厚度;h′为混凝土的虚厚度;ΔT(τ)为龄期τ时,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