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一 章 绪 论
洪水——最 严重的自然灾害
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大政治家管仲 曾指出: “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水一害也,
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疠一害也,火一害也,此为五害。五害之首水为大。”世
界各 国的经验表 明,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要受资源 、环境和灾害三项基本条件 的制约,
而人类想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防灾减灾的问题。
洪水灾害是一种严重 的 自然灾害,无论受灾人数、死亡人数 ,还是灾害的经济损
失,洪水灾害在各灾种中都 占据首位或次首位。
表 年全球重大 自然灾害损失中各灾种所 占百分数 ( )
中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最频繁的国家之一。据记载,自公元前 年至公元
年 间,共发生较大洪水 次,平均每两年一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新建水库、
加 固堤防、疏浚河道等方面作 了大量 的工作 ,大江大河防洪能力有 了显著的提高,但
由于 自然条件决定,社会经济发展 ,以及人 口快速增长 ,洪水造成 的损失仍然十分严
重 。尤其进入 年代后 ,洪灾损失更呈上升趋势: 年洪涝灾害直接损失为
亿元; 年为 亿元; 年为 亿元; 年则达到 亿元 。在
年 ,长江 、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尽管广大军 民奋勇抗洪 ,新 中国成立 以来建设的水
利工程发挥 了巨大作用,但还是造成农 田受灾 万 ,成灾 万 ,死 亡
人,倒塌房屋 万间,直接经济损失 亿元 的严重损失 。
洪水是 中国的心腹之患,防洪减灾将是一项长期的艰 巨任务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
展 的今天 ,利用现代化 的高新技术于传统 的防洪减灾研究中,对于最大限度减轻洪灾
可能造成 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第 2 页
洪 水 易 损 性 评 价 目的
洪水易损性评价是一种重要的决策工具,通过信息收集与技术处理,可以提供有
关指定地 区和 当地居 民遭受洪水潜在损失程度 的决策信息 。根据 和
和 合作项 目所提供 的背景文件 ,易损性评价 的 目的是给决
策 者 们 提 供 有 关“为 什 么 ”、“什 么 时 候 ”、“在 哪 儿 ”和“怎 么 样 ”的相 关 信 息 ,以便
于决策者们利用有效的方式减轻洪水的潜在损失 。从某种意义上讲 ,洪水易损性评价
是早期洪水预测系统的一部分,但它又超 出其范围。例如,通过对易遭受洪水易损性
影响地 区的鉴别,洪水易损性评价可 以为发展规划者们提供帮助 。有关政策方面易损
性分析 的执行需要一致 的易损性评判标准 。为 了正确执行易损性评价 ,决策者们在可
靠的经济和政治的基础上,应预先就评判标准达成一致。
由于一个地 区的易损性是 由该地 区大量 的社会经济、政治和环境参数所决定,所
以对 易损性简单地或直接地测量就变得很 困难 。这就需要大量地使用先进 的评价技
术 。另外 ,评价方法 的使用也需要与评价 的 目标和范围紧密相连 。如 同易损性评判标
准 ,为 了选择合适 的评价方法 ,事先对评价 目标 的考虑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评价应尽
可能的准确和科学,以便能容易地被各级官员和乡镇领导所理解 。在本书 中,我们重
点放在长江流域 ,特别是洞庭湖 区的洪水 易损性评价 ,并且特别强调方法 的使用 ,例
如基于 和层次分析方法 的使用 。利用 可 以获取能被容易理解并含有丰富内容
的专题 图件 。在一个更复杂 的系统中,层次分析方法可 以提供一种转换和将建立在单
个组分间的预处理的权重值合并到易损性级别当中的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