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殿插图版 清洪昇.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前 言 《长生殿》和《桃花扇》是清初剧坛的双璧,当时以“南洪北 孔”齐名。洪昇(一六四五———一七〇四)的《长生殿》完成于清 康熙二十七年(一六八八),比《桃花扇》早十一年。 明朝的灭亡和新朝的建立,在剧作家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 创伤。按照传统道德标准,他既对新朝表示效忠:“凌云无彩 笔,向日有丹葵”(《恭遇皇上视学,释奠先圣,敬赋四十韵》),同 时又对旧王朝寄托他的哀思:“白头遗老在,指点十三陵”(《京 东杂感》),虽然他出生在明亡之后,连遗少也说不上。 明清之际的易代之感,如同宋元之际一样,不同于一家一姓 的改朝换代,但它又是统一的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催生的阵痛。《长生殿》借用唐代以来脍炙人口的唐明皇、杨贵 妃的故事,将前半部写成历史剧的规模,为后来的《桃花扇》开 拓了一条新路。《长生殿》写的是唐代的安禄山之乱,离开它已 有八九个世纪之久,因此在第二十八诪《骂贼》和第三十四诪 《刺逆》中可以不大有忌讳;《桃花扇》写的是不久前南明覆亡的 历史,不能不接触到清军南下的史实,因此对某些情节,如史可 法之死,不得不以曲笔出之。 《长生殿》第三十八诪《弹词》〔梁州第七〕“空对着六代园 陵草树埋,满目兴哀”,将杜甫诗《江南逢李龟年》的地点由潭州 (今湖南长沙)改换为明朝的留都南京,作者明显地以《弹词》中 1 长 生 殿 李龟年对天宝盛世的追怀,写出自己对明朝的追念。《长生殿》 的演唱由此在清初产生了轰动性的效应,流行的谚语“家家‘收 拾起’,户户‘不隄防’”指此而言,“不隄防”是《弹词》的起句。 尽管如此,《长生殿》的中心却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 事。 白居易《长恨歌》是《长生殿》的最早依据。它和《哀江头》 《丽人行》等诗的不同,正如白居易和杜甫的不同。如果说新兴 的传奇(文言短篇小说)、说唱文学不曾对杜甫有过什么影响, 白居易则显然受到这种新的文学空气的薰陶。白居易是通俗的 说唱文学的爱好者,他的友人元稹、陈鸿、李公垂和弟弟白行简 都是传奇的著名作家,传奇在白居易时代风行一时。正因为 《长恨歌》和传奇、说唱有这样一层关系,它才能在后来为杂剧、 诸宫调、传奇(戏曲)作家多次采用为题材。 《与元九书》可以看作是白居易的理论著作,它说:“今仆之 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时之所重,仆 之所轻。”白居易在这篇进步而略嫌狭隘的诗论中,重视的是自 己的讽谕诗,而《长恨歌》不在其内。硬把《长恨歌》作为讽刺 诗,只能降低它的价值。 还有人认为,《长恨歌》的思想性在于正确地反映安史之乱 的史实。然而《长恨歌》最大最好的部分,写的是爱情故事,而 且后半首诗完全缺乏历史根据。如果不是急于在这首诗里搜索 思想性,很少有人会同意它的好处是写历史而不是写爱情。 应该从新兴文学的角度来理解《长恨歌》。如果唐人传奇 可以说作我国最早的带有近代色彩的小说,那末《长恨歌》是继 《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民间叙事诗之后,更加工整完美,具 有传奇色彩的叙事诗了。它是作家的个人创作,它也比较通俗 2 前 言 易懂,但是它没有民歌所独有的那种表现手法,不像民歌那样单 纯朴素,也不像民歌那样常常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但是更大 的不同,是以它和传统的五七言诗比较而来的。传统诗歌一般 是诗人感情的直接抒发,很少以第三者身份叙述一个故事,注意 故事的情节和结构。《长恨歌》则以最大的努力追求故事本身 的优美动人,它让故事本身来说明一些东西,诗人并不有意于言 志或载道,它和许多唐人传奇一样,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深刻意 义,其实是因为它所包含的某种东西,一方面已不是传统精神所 能解释,另一方面又没有成熟到能够让自己的特征完全显露出 来。像《莺莺传》《李娃传》《柳毅传》,要一直到金元杂剧作家 手里,才能使人认识到它们的全部价值,虽然金元杂剧里的东西 在唐人传奇里早就有了萌芽状态的存在。 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最早在元代白朴的《梧桐雨》杂剧 中得到成功的体现。它使在它之前的《马践杨妃》《梅妃》以及 时代略相先后的关汉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