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矫正散光的复曲面人工晶体 散光 由于眼球各经线的屈光力量不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焦点而是形成焦线的一种屈光状态 散光历史 1727年,牛顿首先考虑到散光问题,发现自己有散光 1793年,Young测量出自己存在-1.70D近视散光,散光最早记载 1827年,英国Airy利用圆柱镜矫正散光 散光矫正 非手术矫正 框架眼镜矫正 角膜接触镜 手术矫正 角膜屈光手术 晶状体摘除联合复曲面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复曲面人工晶体材料和设计 PMMA 优点:无刺激,性能稳定,可铸压成形,可抛光切削 缺点:角膜内皮细胞毒性大,可被YAG激光损伤 Silicone 优点:结构稳定,组织相容性好,可在眼内长期存留 缺点:易产生静电,吸附空气中微粒和眼内新陈代谢产物 手术适应症 白内障手术前存在角膜规则散光, 1.5D 高度近视或远视伴散光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散光 角膜屈光性手术后残留或回退散光 复曲面人工晶体的屈光度选择 根据患者的生物测量检查值和角膜地形图结果 Staar SRK/T toric version 1.0计算机软件计算选择 手术前特殊准备 根据眼生物测定和角膜地形图结果确定角膜散光轴的方向 在角膜缘或透明角膜标记方位 用染料或YAG激光进行标记 手术特殊并发症 复曲面人工晶体的旋转而偏离了原先确定的散光轴将严重影响手术后视力效果 人工晶体轴位偏移0-30度,对散光矫正影响较小,临床上多数患者可以接受 人工晶体轴位偏移超过30度,原有散光几乎得不到任何矫正 人工晶体轴位偏移超过45度,会使患者原有散光加重,严重影响术后视功能恢复 人工晶体轴位偏移原因 重力因素 眼球运动 囊袋变化,囊袋大小、囊袋内纤维化和上皮细胞增生 人工晶体轴位稳定原因 人工晶体的襻和光学部与囊袋之间的压力和摩擦力保持稳定性 PMMA复曲面人工晶体稳定性较好 复曲面人工晶体偏移处理 研究表明植入复曲面人工晶体发生严重偏移(大于30度)大约5% 最佳处理时间手术后1-2周,因为时间一长囊袋收缩,容易发生悬韧带离断,处理困难 手术效果 1999年,Andreas Frohn一例 患者57岁,27年前曾行左眼角膜移植术,手术前左眼最佳矫正视力+4.50/-5.75X75=20/50,角膜地形图散光13.4D,手术中植入球面+19D,柱面+12D的PMMA复曲面人工晶体,手术后矫正视力+1.50/-3.00X90=20/25 1999年,Irene Ruhswurn37眼平板状折叠复曲面人工晶体 手术后31眼(83.8%)球面屈光不正矫正,34眼(91.9%)最佳矫正视力≥0.5,术后总体散光由术前2.68D矫正到0.84D 手术效果 2000年xiao-yi Sun130例,对比复曲面人工晶体和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角膜松解切开术 复曲面人工晶体植入组 裸眼视力(LogMAR)由术前0.74±0.25减少到0.21±0.21 散光度由2.57±1.75到1.03±0.79 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角膜松解切开术组 裸眼视力(LogMAR)由术前0.78±0.30减少到0.34±0.22 散光度由2.58±0.89到1.49±0.75 LogMAR=最小分辨力视角的对数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