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00章导论.pdf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货币银行学 导言 1 货币银行学概论  对金融学的基本认识  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内容 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2 对金融学的基本认识—传统理解  什么是金融?--国内的传统观点  我国:“金”—货币,“融”—融通;因而货币资金的融通即 成为金融。  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列入“金融”条目的工具书是:1908年开 始编撰、1915年初版的《辞源》和1905年即已酝酿编撰、 1937年开始刊行的《辞海》。  《辞源》金融条的释文为:“今谓金钱之融通状态曰金 融”。  《辞海》金融条的释文为:“谓资金融通之形态也”。  即货币资金的融通,一般指与货币流通与银行信用有关的 一切活动,主要通过银行的各种业务来实现,如货币的发 行、流通和回笼,存款的吸收和提取,贷款的发放和回 收,国内外汇兑的往来,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下贴现市场和 证券市场的活动,均属于金融的范畴。 3 对金融学的基本认识—传统理解  现代国内对金融的理解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狭义的金融仅指货币资金的融通。  广义的金融则指货币资金的融通与货币资金的流 通。  注意:无金融与有金融的商品经济过程,并区别 狭义金融与广义金融的含义 4 对金融学的基本认识—传统理解  案例— 日本的储蓄率  日本曾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日本人的高储蓄率是日本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中经济迅速增长的关键  但同时,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日本人的该储蓄 率对日本20世纪90年代期间的停滞也是有作用 的。  如何理解之一现象? 5 对金融学的基本认识—传统理解  案例— 日本的储蓄率  事实上,储蓄只是决定投资有没有保障。只有当 投资的需求大于储蓄的供给时,决定投资进而增 长的才是储蓄。换句话说,储蓄只是一种约束, 并不是动力,动力只能是有效需求。  过去,日本、东亚经济实体的储蓄率高,增长率 也高。然而首要的不是高储蓄率,而是高储蓄可 以转化为投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是畅通 的。  储蓄是一种漏出,储蓄不能实现为投资,高储蓄 只会阻碍经济的增长。  从而体现了金融强大的功能。 6 对金融学的基本认识—传统理解  我国的高储蓄率:从另一个角度  我国的人们由于受传统文化等影响,通常只花今 天和过去的钱,而且花得心惊胆颤,总想着要储 蓄。而美国人不仅把今天挣的花掉,还把未来的 收入接过来花。  根据2009年数据显示,我国的储蓄率为51.3%, 美国人的储蓄率为12%,由此可见我国的储蓄率 较高。  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我国的人们很 负责任而美国人不顾明天死活只顾今天享受? 7 对金融学的基本认识—传统理解  我国的高储蓄率:从另一个角度  与此同时,我们再看这样一组数据:  2005年,我国新增储蓄1.8万亿元,存款总余额为 14万亿元(大约1.75万亿美元),存钱很多。  同年美国人没存钱,总体上还借钱。可是,美国 私人资产的年终总价值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