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贵州苗族社会的文化变迁1895~1945-游建西著.pdfVIP

近代贵州苗族社会的文化变迁1895~1945-游建西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章  导论 :环境、交流与发展变化 第一节    环境与历史上的不同评价 大多数研究历史和地理 的学者都认为 ,自然生境与文化有 密切的互为影响的关系。自然生境对人的影响尤其大,这些影响 会渗透到人 的精神和性格 中,从而构成不 同区域 的人在性格上 的异 同。这些异 同就展现 了丰富多样 的文化范式 。早在我 国古 代 ,儒、释、道、墨、法诸家 都很重视 自然环境对人文 的影 响 。《尚 书 禹贡》中记载了古代中国九州的地理环境 以及方域、土壤、 物产 田赋、交通等情况 。《礼记 王制》篇 中说:“广谷大川异制, 民生其 间者异俗 。”人们在研究 《周易》这部书时,认为它是伏羲 氏“仰 以观于天文 ,俯 以察于地理 ”而写成 。而老子在 《道德经 》 中,不仅强调这种影响,而且还要求人们积极主动地运用和把握 这 种 影 响 。他 说:“人 法 地、地 法 天、天 法 道、道 法 自然 。”荀 况 在 《天论 》篇 中说:“天有 其 时,地有其财 ,人 有其 治 ,谓 能参 夫是 之。”北魏 的贾思勰从功用 的效应在 《齐 民要术 种谷第三》中提 出:“顺天时,量地利 ,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这些观 点都说 明古人 对 “人地关系”问题作过理论上的深入思考 。 近代西方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将这种人与 自然所构成 的联 系、作 用、变化 ,上升为科 学进 行研 究 。德 国的 洪堡( 、李 特 尔( )分别为人文地理的研究开创了早期理论。李特 第 2 页 尔用经验法和 比较法 ,研究世界各地 区各种地理现象的因果关 系 。在他 的 《地理学 地理对人类素质与历史的关系》一书 中,探讨 自然现象与人文的基本关系,认为 自然决定人类历史的发展。针 对地理学在研究人文历史上 的专业性和单一性 ,许多社会学者 和人类文化学者对人地关系作 了社会 因素和政治因素影 响人文 的理论补 充 。其 研 究 的 内容将 历 史、政 治、社会、经济 ,囊 括在 其 中。法 国人类学者 马雷特( )认为人不会 非常被动地受 自然之手摆弄,人是理性的动物 ,人有创造性和主 观能动性,他的活动虽受环境影响,但不是决定的影响。人类生 活方式不完全是环境的统治物 ,而是各种因素 (社会的、历史的、 政治的和心理的)的复合体。 列宁总结了马克思和恩格斯 的思 想后,在 《哲学笔记》中写道:“地理环境 的特性决定着生产力的 发展 、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决定着经济关系的以及随在经济关系 后面 的所有其它社会关系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地理 环境是通过在一定地方 ,在一定生产力的基础上所产生 的生产 关系来影响人 的,而生产力的发展 的首要条件就是这种地理环 境 的特性……” 上述这些论述有助我们观察贵州近代苗族社 会所赖 以生存活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 苗族 的绝大部分生活在贵州境 内。据 《苗族古歌》、《苗族简 史》和一些史书记载,苗民由上古时期 ,就逐步由黄河中上游 向 贵州等地迁徙 。至近代迁徙活动基本稳定 。据 年统计贵州 苗 民为二百多万人 。 又据 年全 国人 口统计 ,全 国苗族人 ① 参 见 中 国 大百 科全书人文地理学编写组编: 《人文地理学》,中国大百科全 书出版社 年版第 页 。参见普雷斯顿 詹姆斯著 ,李旭旦译:《地理学思想 史》,商务印书馆 年 版 。 ② 《列宁全集 》,第 卷 ,人 民出版社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