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氢裂化工艺与工程 第五章 加氢裂化工艺过程 彭全铸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2004/05/19 第一节 概 述 一. 加氢裂化的沿革 ◎加氢裂化技术,具有可加工原料的范围宽、原料适应性强、产品方案灵活、 产品质量好、液体产品收率高等独具的特点,能生产从液化石油气、石脑油、 喷气燃料、柴油到蒸汽裂解、润滑油基础油等多种优质产品和石油化工原料, 是为大型炼厂和石油化工企业最重要、最可靠、最灵活和最有效的加工手段 。 ◎加氢裂化同其他技术一样,是根据原料资源和对产品的需求,基于相关理论、 原理和对相关化学反应的潜心研究而开发成功的,在其应用过程中不断改进、 日臻完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发展求生存。 ◎ 20世纪初,德国人开发了煤转化生产液体燃料的加氢裂化技术。1925年 建成了第一套褐煤焦油加氢裂化装置,1943年已有12套装置投入生产; 二次大战后期为德国提供了95%的航空汽油和47%的烃类产品。英、法、 日(在中国东北-当时的【满洲】)、韩国都进行过类似的尝试;类似技术 的研究开发,在美国则是直接面向重石油馏分加氢转化技术的开发。 ◎ 煤转化成液体燃料产品,须经2?3个催化加氢步骤才能完成,其典型的工艺 条件是:压力20 ? 70MPa,温度375 ? 525℃ ;重石油馏分加氢裂化的设计 压力20 ? 30MPa,温度375 ℃在以上;尽管早期加氢裂化的操作条件十分 苛刻,其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为现代渣油悬浮床加氢及馏分油固定加氢 的基本模式奠定了基础。 ◎二战以后,可多方获得中东油,新催化裂化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为重瓦斯油 (HVGO)转化生产汽油提供了更经济的手段,加氢裂化的重要性曾一度有 所降低。 ◎ 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相关事件”,铁路运输由蒸汽机车向柴油机车驱动的 转变,廉价天然气的供应使燃料油用量减少,FCC发展导致富含芳烃难转化 的循环油过剩;汽车压缩比的提高和高辛烷值汽油标准的实施等,都迫切需 要将难转化的原料加工成汽油、柴油,导致对新的烃类转化技术需求的增产。 ◎ 1959年Chvron研究公司宣布“加氢异构裂化工艺”在里奇蒙炼厂投入工业 运转,证实该发明的催化剂可允许在200?400 ℃ 、3.5 ? 14 MPa的条件下 操作后,加氢裂化从此开始走出低谷。 ◎ 1960年UOP公司开发了“ Lomax ”加氢裂化工艺;Union oil公司开发了 “Unicacking”工艺;60年代加氢裂化作为炼油技术很快为人们所接受。 ◎ 1966年有7种不同加氢裂化技术获得了销售许可证;60年代末已投产和在建 的有9种不同的工艺;其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都好于早期催化剂,特别是 分子筛催化剂得到工业应用。 ◎ 在60年代,加氢裂化能满足石脑油、喷气燃料、柴油、润滑油、和低硫燃 料油、液化石油气及石油化工原料等多种产品和原料生产的要求,充分证明 加氢裂化技术具有极重要的作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 60年代和70年代初,是美国加氢裂化迅速增长的时期。70年代中期,由于 FCC广泛使用了分子筛催化剂,氢气费用高,对于生产汽油,FCC比加氢 裂化要经济,加氢裂化的发展再度受到冲击而有所减缓。 ◎ 70年代的加氢裂化毕竟已成为一项成熟的工艺技术,催化剂的发展,允许 现有装置的设备转向重质原料的加工,其柴油的收率可高达95v%(对原料 油),加氢裂化是增产喷气燃料最有效的途径,这是其它炼油技术所无法 替代的。 ◎ 在当前和今后的清洁燃料生产中,加氢裂化必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加氢裂化工业装置操作的工艺条件范围 高压加氢裂化开发及工业应用情况 加氢裂化原料及产品的发展变化趋势 国内加氢裂化技术的发展 ◎ 50年代,恢复了页岩粗柴油高压加氢,发展了页岩油全馏分固定床加氢裂化, 以及低温干馏煤焦油的高压三段加氢裂化技术。 ◎ 60年代中期,开发了107、219无定型加氢裂化催化剂和H-06沸石催化剂; ◎ 1966年在大庆炼厂建成了4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加工大庆常三线/减一线 混合油,生产喷气燃料和-50#低凝柴油。这是国内60年代炼油技术方面的 重大突破,是现代加氢裂化技术开发起步的里程碑。 ◎ 70年代末,国内引进了4套加氢裂化装置,1982?1990年相继开工投产。 ◎ 80年代中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