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 ——陈独秀 学习目标 (一)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二)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结合现 实,认识当今的中西差异 (三)学习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层层深入,凸显观点 的写作手法 重点难点 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结合现 实,认识当今的中西差异 作家介绍 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早 年留学日本。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助章士钊主编报纸,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袁世凯的斗争。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接受国际托洛茨基派的观点,反对农村武装斗争,并在党内组织托派组织,被开除出中国共产党。 1942年5月于四川江津病逝。主要著作有《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 写作背景 “五四” 以来,关于东西方文化论争,仅在20世纪的上半叶,较大的就有三次: 从《青年》创刊而引起的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和论争。《青年》派以陈独秀为代表, 《东西方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志在文化革新;《东方》派以杜亚泉为代表,代表作是《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意在文化保守 。 20年代以杨明斋为代表的《评中西文化观》与梁漱溟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 30年代中期, “本位”与“西化”的争论。前者以“十教授”发表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为代表;后者以胡适、陈序经等自由派学者的“全盘西化”、“充分世界化”为代表。 参考资料 杜亚泉也对两种文明进行了比较,认为发源于地中海的西方商业文明是一种“动的文明”;而产生于东亚内陆的中国文明是一种“静的文明”。动的社会产生动的文明,静的社会产生静的文明。两种文明的性质完全不同,西洋重人为,中国重自然;西洋人生活是外向的,中国人生活是内向的;西洋社会多团体,中国社会无团体;西洋人重竞争,而中国人重和平。他认为两种文明各有其长短,比如,动的文明带来的物质生活的富裕,却也带来了精神的紧张;静的文明导致了物质生活的贫乏,却也有精神安闲的长处。而精神的安闲与物质的富裕,对人的幸福来说都是有价值的,所以需要的是互相调剂和补正。因此,他认为“东西文化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而且,两种文明是各有利弊的。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杜亚泉还认为,自欧战发生以来,西洋诸国日以其科学所发明之利器戕杀其同类,悲惨剧烈之状态,为古今中外所未有。所以,他认为应该改变对西洋文明的“盲从之态度”,以中国固有之文明“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其理由是:“西洋文明浓郁如酒,吾国文明淡泊如水,西洋文明腴美如肉,吾国文明粗粝如蔬,而中酒与肉这毒者则当以水及蔬疗之也。” 参考资料 在当时的中国,思想文化态度如杜亚泉者是相当普遍的。他们并不完全排外,而且尽力输入西洋学说,但输入西洋的学说,是要使之融入中国固有文明。用鲁迅的话说:“换几句话,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要新本领旧思想的新人物,驼了旧本领旧思想的旧人物,请他发挥多年经验的老本领。一言以蔽之:前几年谓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几年谓之‘因时制宜,折衷至当’。”这涉及到是用中国固有文明去统整来自西方的现代文明,还是用现代文明去改造固有文明的问题。对于致力于中国现代化的陈独秀等人来说,当然要抵抗与现代化背道而驰的一切努力。 考察这场论战,不难发现双方在认识上的一个重要分歧:固有文明与共和政治是否可以共存?陈独秀的基本认识是: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密切关联,要共和政治,就不能不清理专制思想。中国的固有文明在根本上是与专制传统骨肉相连的,因此,只要真心拥护民主共和,就应该批判中国的固有文明。这是新文化阵营的一种基本见解,在杜亚泉那里,二者却似乎可以共存,并无互不相容的矛盾。 陈独秀与杜亚泉的论争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在论战中,陈独秀的言论并非句句恰当,一些说法的确让人不敢恭维。但是,关于这场论争,是非曲直却不难判断。作为共和国的卫士,陈独秀在当时的努力与蔡锷将军的护国壮举具有同样的意义。无论怎样反省激进主义,都必须首先承认这一历史事实。 写 作 背 景 东西方文化论战实质上是国粹主义,全盘西化、折衷调和、综合创新等各种文化观相互抵制、批判、影响、吸收的过程。这些观点纷繁复杂:折衷调和派中有派、全盘西化中 有完全的全盘西化和不完全的全盘西化,新的文化观中有积极的偏激的文化观,旧的文化观中有改良的顽固的 文化观。如果不清楚发起人陈独秀在东西方文化论战中的态度和作用,就难以搞清楚一些文化观的由来和各种 文化观对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的影响,也说不清陈独秀是如何转变为一个社会主义者的。 写作背景 20世纪的下半叶,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