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突发公卫事 件应急处置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反应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周 旺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 是指突然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直接影响到公众健康和社会安全,需要紧急应对的公共卫生事件 1、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 2、食物中毒 3、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性疾病 4、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 5、职业中毒 6、自然灾害 7、生恐事件 8、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等 二、特点 1、突发性 不太可能事先知道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换句话说,我们要应对的正是那些完全没有征兆的突发事件。 2、不可预知性 对于一个突发事件,人们很难以最适合的方法进行准备。在事件发生之前,准确判断所需的技术手段、设备、物资和经费都是不太可能的。 3、多发性 2002年仅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与处理的中毒事件就高达5401起 4、多样性 微生物源 细菌、病毒等8大类 个体差异 理化源 现在全球已登记的化学物种类超4,000万种,对其毒性认识较深刻的仅数千种 同样的毒物不同接触途径、剂量和个体差异,都会带来表现形式的差异; 5、复杂性 很难预测其蔓延范围、发展速度、趋势和结局 同类事件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处理也难用同样的模式来框定; 6、群体性 群体多人,跨地区 7、严重性 轻者 中毒、患病 对健康的长期影响 重者 死亡 公众不安和恐怖 诉讼和赔偿 对经济的打击 社会稳定 国家安全 100年以来世界发生重大突发事件 生物化学恐怖不再是天方夜谈 全世界有十余个国家具有生产生物武器的能力 东京地铁沙林事件、美国炭疽 事件向人类展示了生物、化学 武器的威胁及效力 我国将进入突发事件发生的高发期 社会因素 改革已进入社会结构的全面分化时期,社会制度系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家庭制度)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制度变迁。在这样的变革过程中,利益和权力将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重新分配和转移,形成诸多不稳定因素 南京9,14 流动人口,数量、频率和速度加快 AIDS、结核 工业化的饲养家禽 禽流感 我国将进入突发事件发生的高发期 自然因素 森林开发、兴修水库,导致生态破坏 钩体、血吸虫 气候变暖,生态改变 霍乱、登革热 抗生素滥用,病原变异 结核、疟疾 “新”的病原体不断出现 1975年以来全球新发现23种主要传染病 传染病仍是人民健康 和社会安定的严重威胁 在过去的30年中,又发现了近40种新病原 ,其中大部分是病毒. 新出现10种、重新出现7种传染病 克雅氏病、爱拨拉、AIDS、丙肝、禽流感、Sin nombre病毒、G-需氧杆菌 O157:H7 O139霍乱、包柔螺旋体 霍乱、登革、白喉、流脑、裂谷热、黄热病、结核病 1997年,香港特区发生了禽流感 1999年,苏皖交界地区发生为O157:H7大肠杆菌的暴发流行,估计发病人数超过2万人 在美国当今传染病死亡病因占第三位。 自1980年到1992年,由于艾滋病和老龄化对病原体抵抗力的下降,美国死于传染病的人数增加了58%。 新发传染病的特点 新发传染病的不确定性 何时发生? 何地发生? 何种发生? 在疫情发生初期 临床医生不认识,不知如何诊治 预防医生不认识,不知如何控制 政府首长得不到明确建议,不知如何决策 大众得不到有效的宣传和教育,不知如何应对 (恐慌、社会不稳定) SARS是近年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SARS 全球SARS疫情概况 2002年11月-2003年7月31日,29个国家报告临床诊断病例病例8098例,死亡774例 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共发病7429例,死亡685例(分别占全球总数的91.7%和88.5%),病死率为9.2% 28个国家发病669例,死亡89例(分别占全球总数的8.3%和11.5%),病死率为13.3% 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 2002.11.1-2003.7.31(WHO) 全国各省SARS疫情发病概况(2002.11.16~2003.6.24) 聚集性发病 医院内暴发多见 医务人员通过直接诊疗、护理病人被感染,其中以口腔检查、气管插管等操作时容易感染 通过探视、护理病人被感染 因与SARS病人同住一病房被感染 病房、ICU、 X光室、救护车 成为高危环境 几种传染病的传染指数 传染性与传染期分析 不同患者传播效果差异很大 少数人可传播给“很多人”,多数人“没有”造成传播 病毒的致病力、排出病毒量; 接触者防护、人群易感性 一定的条件下,传染性较强 超级传播现象 密闭场所密切接触 缺乏有效防护 毒力特强毒株?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