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445-2008村庄整治技术规范.docx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UDC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 50445-2008 ——————————————————————————————————— 村 庄 整 治 技 术 规 范 Technique code for village rehabilitation 2008—03—31 发布 2008—08—01 实施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联 合 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村 庄 整 治 技 术 规 范 Technique code for village rehabilitation GB 50445-2008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8年8月1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北京 1 1 2 2 前 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2007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建标 [2007] 125 号文件)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设计、研究和教学单位编制而成。 本规范主要内容:1、总则;2、术语;3、安全与防灾;4、给水设施;5、垃圾收集与处理;6、粪便处理;7、排水设施;8、道路桥梁及交通安全设施;9、公共环境; 10、坑塘河道;11、历史文化遗产与乡土特色保护;12、生活用能。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请各有关单位及时将实践中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 19 号,邮政编码:100044),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本规范参编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方明 赵辉 邵爱云 单彦名 杜白操 马东辉 赵志军徐海云 潘力军 邵辉煌 冯駜 陈敏 杜遂 傅晶 魏保军 郭小东 苏经宇 崔招女 刘学功 李艺 黄文雄 王友斌 王俊起 白芳 徐贺文 陈雄志 仝德良潘一玲 董艳芳 冯新刚 目 录 HYPERLINK \l _TOC_250012 总 则 1 HYPERLINK \l _TOC_250011 术 语 2 HYPERLINK \l _TOC_250010 安全与防灾 4 HYPERLINK \l _TOC_250009 给水设施. 13 HYPERLINK \l _TOC_250008 垃圾收集与处理 18 HYPERLINK \l _TOC_250007 粪便处理. 20 HYPERLINK \l _TOC_250006 排水设施. 24 HYPERLINK \l _TOC_250005 道路桥梁及交通安全设施 27 HYPERLINK \l _TOC_250004 公共环境. 31 HYPERLINK \l _TOC_250003 坑塘河道 33 HYPERLINK \l _TOC_250002 历史文化遗产与乡土特色保护 38 HYPERLINK \l _TOC_250001 生活用能 40 HYPERLINK \l _TOC_250000 本规范用词说明 42 1 总 则 为提高村庄整治的质量和水平,规范村庄整治工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现有村庄的整治。 村庄整治应充分利用现有房屋、设施及自然和人工环境,通过政府帮扶与农民自主参与相结合的形式,分期分批整治改造农民最急需、最基本的设施和相关项目,以低成本投入、低资源消耗的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防止大拆大建、破坏历史风貌和资源。 村庄整治应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分期分批进行;并应充分传承当地历史文化传统,防止违背群众意愿,搞突击运动。并应符合下列基本原则: 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及设施,坚持以现有设施的整治、改造、维护为主,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严禁盲目拆建农民住宅; 各类设施整治应做到安全、经济、方便使用与管理,注重实效,分类指导,不应简单套用城镇模式大兴土木、铺张浪费; 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民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结合农村人口及村庄发展的长期趋势,科学制定支持村庄整治的县域选点计划; 综合考虑整治项目的急需性、公益性和经济可承受性,确定整治项目和整治时序, 分步实施; 充分利用与村庄整治相适应的成熟技术、工艺和设备,优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