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首例飞机模型着作权侵权案-华东政法大学网上课堂.PDF

评首例飞机模型着作权侵权案-华东政法大学网上课堂.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评首例飞机模型着作权侵权案-华东政法大学网上课堂

本刊专稿 HINA CCOPYRIGHT 论等比例模型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 ——兼评“首例飞机模型著作权侵权案” ○王 迁 内容提要 : 模型必须符合独创性的要求才能被认定为模型作品。仅对原物进行等比例的缩小并不能形成独创的造型,这 一过程的复杂与艰难则与独创性无关。虽然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对“模型作品”的定义不够科学,但仍然存在一 些既符合该定义又符合独创性要求的模型作品。“歼十”战斗机的等比例缩小模型仅是“模型”而非“模型作品”。 关键词 : 模型 ;模型作品 ;独创性 近日,我国首例飞机模型著作权侵权案二审审结。 “歼十”战斗机制作的等比例缩小模型能否作为“模 在此案中,“歼十”战斗机的设计、研发单位——成 型作品”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持有截然相反的观点, 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制作了该战斗机的等比例缩小模 一审法院认为其不构成作品,而二审法院则认为其构 型,并给予原告以制造和销售该模型的专有许可。被 成作品。笔者认为,本案涉及如何理解和适用我国《著 告则未经许可制作、销售“歼十”战斗机的模型。原 作权法》对“模型作品”的规定,实有研究的必要。 告认为 :“歼十”战斗机构成实用艺术作品和美术作 ① 品,其模型构成模型作品。 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其对 一、仅对原物进行等比例缩小缺乏独创性 实用艺术品或美术作品以及模型作品的著作权。 一、二审法院审理后均认为 :“歼十”战斗机本 在本案中,原告明确表示,其生产的“歼十” 身并不能作为实用艺术作品或美术作品受到保护,因 战斗机模型为按照“歼十”战斗机的一定比例缩小制 为战斗机的特殊造型主要是由飞机的性能即实用功 作而成。③除此之外,判决书中也并未记载原告举证 能决定的,该造型成分与飞机的功能融为一体,物理 证明其制作的模型在外观造型方面与“歼十”战斗机 ② 上、观念上均无法分离, 对其进行保护会导致对实 之间存在任何区别。换言之,根据现有证据,原告制 用功能的垄断。然而,一、二审法院对于原告按照 作的模型与“歼十”战斗机的外观造型是完全相同的,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重大立法问题研究”(14ZDC020)的研究成果。 ①原告在一审中还主张“歼十”飞机模型的设计图纸构成图形作品和美术作品,但在二审中不再提出该主张。 ②参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4)高民(知)终字第3451号。 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3)一中民初字第7号。 CHINA COPYRIGHT 中国版权 5 2015. 4 本刊专稿 区别仅在于尺寸和制作材料。对此,一审法院指出 : 曾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新闻发布会,为“歼十” 原告所主张的“歼十飞机(单座)”模型是由其根据“歼 战斗机模型揭幕,该模型系对“歼十”战斗机进行 十飞机(单座)”等比例缩小制作而成,可见其所主 等比例缩小制成。显然,在新闻发布会上展示的该 张的飞机模型属于对“歼十飞机”的精确复制,并 战斗机模型是战斗机外观造型的准确再现。否则新 非由原告所独立创作而成,不符合著作权法关于作 闻发布会的目的岂不在于愚弄媒体和公众了么?这 品之“独创性”的要求,故其不属于著作权法意义 一准确再现战斗机外观造型的等比例缩小模型显然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