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最常见的卵巢恶性肿瘤.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 卵巢肿瘤 ;概 述: 卵巢组织复杂,肿瘤类型多 其中10%为恶性 早期无症状,因而诊断困难 卵巢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仅为 25~30% ; 【危险因素与发病因素】 1.家族史及遗传因素: 家族聚集性卵巢癌:上皮性Ca 染色体显性多倍体 血型:A型血较O型危险性高20% 2.第二原发癌:患乳腺癌、内膜癌、肠癌者危险度↑ 3.月经史:初潮及绝经年龄 与患病危险有相关;4.生殖因素:不孕危险性↑ 妊娠及哺乳有保护 口服避孕药服用5年 上皮性Ca危险下降50% 5.外源雌激素:孕期服用 子代女性危险增加 6.饮食危险因素:高热量 高胆固醇、油煎食品 7.其它:儿童期感染(腮腺炎、风疹); 【组织学分类】P262 1.体腔上皮来源的肿瘤:占原发卵巢肿瘤 50-70%,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5-90% 2.性索间质肿瘤:占5% 3.脂质(类脂质)细胞瘤 4.生殖细胞肿瘤:占20-40% 5.性腺母细胞瘤 6.非卵巢特异性软组织肿瘤:肉瘤、纤维肉瘤、淋巴肉瘤 7.未分类肿瘤 8.转移性肿瘤:5-10% 9.瘤样病变 ;【常见卵巢肿瘤病理特点】;浆液性囊腺瘤;②临界恶性~囊腺瘤: 低度恶性 中等大,多双侧 乳头囊外生长 核大色深但低分裂相 无间质浸润 5年存活率达90%以上;;③浆液性囊腺癌: 占卵巢恶性肿瘤40~50%(最常见的卵巢恶性肿瘤) 多双侧,体积较大 半实性、多房,内外乳头 细胞无极性,核分裂多 间质浸润 5年存活率20~30%;;(2)粘液性肿瘤: ①良性~囊腺瘤: 占卵巢良性瘤的20% 恶变率5~10% 多单侧、体积大(人体最大的肿瘤) 常为多房、乳头少 可自破形成腹膜黏液瘤;;②临界恶性黏液性囊腺瘤: 低度恶性 较大,少数双侧 多房,内乳头细小 核大色深但低分裂相 无间质浸润;;;③粘液性囊腺癌: 占卵巢恶性肿瘤10% 多单侧,瘤体较大 半实性,细胞明显异型 有间质浸润 预后较浆液性癌好 5年存活率40~50%;;⑶卵巢内膜样肿瘤 良性少见 临界恶性瘤亦少见 卵巢内膜样癌: 镜下极似子宫内膜癌 单侧,中等大 有乳头,血性囊液 5年存活率40~50%;;2.生殖细胞肿瘤 ⑴畸胎瘤 多胚层组织构成 多为囊性 良恶性取决组织分化;①成熟畸胎瘤(皮样囊肿): 占卵巢肿瘤的10~20% 生殖细胞肿瘤的85~97% 畸胎瘤的95% 5-15cm 中等大,壁光滑,单房单侧 内可含毛发、油脂、牙齿、骨骼;畸胎瘤;②未成熟畸胎瘤: 恶性肿瘤 5年存活率20% 由分化不成熟的幼稚性或胚胎性组织构成 主要为原始神经组织 多实性,好发青少年 复发及转移率高;;⑵无性细胞瘤 中等恶性 好发青春期,生育期 中等大、实性,可有分叶状 多单侧,右多于左 间质多有淋巴细胞浸润 对放疗极敏感 5年存活率90%;;⑶内胚窦瘤:又名卵黄囊瘤 罕见,恶性高 单侧,瘤体较大 瘤细胞产生AFP 生长快,转移早 预后差;;3.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占卵巢恶性肿瘤5-8% 来源原始性腺及间质;⑴颗粒细胞瘤: 占性索间质肿瘤的80% 发病高峰45-55y 单侧,实性或部分囊性 细胞可有黄素化 肿瘤组织分泌雌激素 5年存活率80% 少数在治疗多年后复发;; ⑵卵泡膜细胞瘤 多良性,多单侧 切面实性,灰黄色 分泌雌激素 常与颗粒细胞瘤并存 恶性卵泡膜细胞瘤较少见,预后较好;; ⑶纤维瘤 较常见的卵巢良性肿瘤 多见中年妇女 良性,多单侧,中等大 切面灰白色,实性坚硬 梅格斯综合征 --纤维瘤患者伴胸、腹水者 腹水经淋巴或横膈至胸腔 右胸水多见 手术切除肿瘤后水自退;; 4.卵巢转移性肿瘤 占卵巢肿瘤5~10% 原发灶癌—乳腺、胃、肠道 生殖道、泌尿道、其他 库肯勃瘤 特殊的转移性腺癌,来源胃、肠道.双侧性,中等大,多呈卵巢状或肾形,多伴腹水.镜下见印戒细胞,预后极差 ;;【卵巢癌的转移途径】;2.淋巴道转移: 重要转移途径,可达50-60%. 原发左侧癌转移几率高,均等机会转向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期别、类型不同可影响转移率 有三种方式 横膈为转移的好法部位 3.血行转移少见 终末期可转至肝、肺;【临床分期】;;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TNM分期 T—原发肿瘤 N—局部淋巴结 M—远处转移 后附a,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