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几年论语考题特点: 与其他诸家比较 指出共同主张,分析主张的差异。 考题研究【2011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以下两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 ;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孔子: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 (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为政以德 以法治国 参考答案 (2)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 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 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互相补充。 比较题目的答题思路 (1)概述孔子的观点及结合材料分析 (2)概述诸子的观点及结合材料分析 (3)总结——辩证分析各自的优与劣 2014·浙江卷]?(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 子曰:“孰谓微生高①直?或乞醯②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注】?①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②醯(xī):醋。 ?23.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________观。(1分)? . ? 24.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么看?(4分)?答: [答案]?第一问:醋是小物,有就说有,无就说无,微生高应据实相告。而他却向邻居求讨,以应求者,用意委曲,并非正直之人,因此孔子认为微生高不直。?第二问:孔子的评价是正确的,为人处世要实事求是,要正直。其目的在教诲弟子养成君子品格,于细微事不可不谨。 [答案]?择友?[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语》文段的概括能力。第一则材料选自选修教材《〈论语〉〈孟子〉选读》中《仁者爱人》部分,讲的就是关于择友方面的问题。 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 ——易中天《我山之石》 诸子思想简介 学派 代表 主 张 道家 老子 庄子 儒家 孔子 实行仁政,以德治国 ,积极入世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人性本善 荀子 人定胜天、人性本恶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推己及人,爱一切 法家 韩非 “以法治国” 诸子思想简介 无为而治、认为人应该达观,顺天忘我,主张遁世 主张返璞归真,顺乎自然,清静无为,垂拱而治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以下两题。(5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韩非子》) (1)从上面三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1分) 孔子: 韩非子: (2)对这两种义利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宁波市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重义轻利 重利轻义 参考答案 (2)孔子承认人们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反对的是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 韩非子认为人受利欲的主宰,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关系,不存在道义关系。 “重义轻利”和“重利轻义”,是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各有偏颇,应该强调义利的统一,反对以利害义和以“义”害利。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以下两题。(5分)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 孟子曰:“存①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②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③焉。听其言,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孟子》) 【注】①存:观察。②瞭:明亮。③眊:昏暗。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简要概括孔子和孟子的“察人观”。(1分) 孔子: 孟子: (2)对这两种“察人观”作简要评析。(4分) 2012年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 通过一个人的行动(行为、经历、习惯和兴趣)察人。 通过一个人的眼睛(眼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