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十年》读后感1000字.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激荡四十年》读后感1000字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1 页 《激荡四十年》读后感1000字 读《激荡四十年》有感 胡万荣? 淯鑫电解部 说是《激荡四十年》,其实是两本书,一本《激荡三十年》,一本《激荡十年》。中纪委、中宣部理论局多次向党员干部推荐,被评为最受国家干部喜爱的图书之一,是改革浪潮席卷后的红色经典。 前者描绘1978年至2008年的中国企业史,以作者敏锐而独特的眼光,一年年、一件件、一笔笔忠实地记录了自1978年来每一年可堪载入史册的工商业大事及工商界人物,我在8年前就读过。后者描绘2008至2019的中国企业史,以最近十年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经济界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来反映当下中国经济和企业的最新面貌。 图书出版后我迫不及待地购买和阅读,不知是为了架构方便,还是有意迎合读者心理,吴晓波选择了编年体的记述形式。这种形式让亲见这四十年的读者很难不对号入座,跟着作者的笔端一段又一段回忆当初的经历。 如果以1978年为基准,那么我恰好出生于1978年,今年四十岁。按照吴晓波的说法1978年是在中国的“公司元年”。那一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那一年万科、海尔和联想相继诞生。可惜,那一年我只是个襁褓中的婴儿,除了吃喝什么都关心不了,中国公司元年的激荡风云,我感受不到。 在随后的四十年中,我一直被小农思想纠缠,不自觉地与时代变迁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相信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面对历史的变迁不太愿意主动,因而对历史的感受总有些模模糊糊和底气不足。正如书中提到的曾红极一时的词汇,譬如“物价闯关”、“南巡讲话”、“国进民退”、“顾郎之争”等等,背后都有一连串的精彩故事,然而当我试图用自己的经历去感知这些词汇时却几乎无从下手,恍惚间一切竟如梦如幻,只能从所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上体会到一点点蛛丝马迹。就这点而言,《激荡三十年》可以算作临空一鞭,落在我蹉跎而不自知的青春和中年之上。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撇开中国企业的具体案例,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意志的变动轨迹对于个人的发展也是有所启示的。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再到可持续发展,从无条件保护国营企业到大规模推广国退民进,再到国家坚决垄断命脉行业,从开放沿海城市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一路走来,虽然政策设计常有反复或者模糊不清的情况,政策效果也常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国家为完善体制机制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且改革的意志坚不可摧。 反观我们自己,从对人生作出第一次尝试的蹒跚学步那刻起,不也是踏上一条无可回头的成长之路吗?注定要不断地接受考验、不断地走岔走弯,并为此不断地调整、不断地改变?其实我们的人生同样是“摸着石头过河”,就像国家的改革实践那样,经过很多次激情尝试后,才能够把准方向稳步前行。 个人对未来的预期无法与国家相比,所以我们还要懂得“三十岁之前做加法,三十岁之后做减法”的道理。当我们不再年少青春,不再敢说“大不了从头再来”这句话时,我们就必须学会理性思考并慎重选择,以对人生负责任的态度,将有限的精力投到自己认定的事业中去。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