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老人倒地,到底要不要搀扶 许云鹤案:09.10 天津 许云鹤沿天津市红桥区红旗路行驶,遇到正在红旗路上由西向东跨越中心护栏的老人王秀芝倒地受伤。 11.6一审 :判决许云鹤赔偿王秀芝10万多 “许云鹤案”经过网络传播和媒体转载,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11.8.22二审 彭宇案:2006 南京 公交站点 老太被撞成骨折 要求彭宇赔偿13万 2007.9.4法院宣判:判决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共45876.6元。 (公平原则) 最后案件以和解撤诉结案。 2010.12.15 深圳 78岁的老人肖雨生在小区跌倒死亡2010.12.29 福州 83岁老人孤身前往银行办事摔倒在人行道上死亡 11.8.29 司机扶起摔倒老人被诬肇事者 录像还原真相 殷红彬与石老太太 11.9.2 上午,武汉市 88岁的李大爷 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口迎面摔倒无人敢扶 1小时后,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楚天都市报 2011.9.6 卫生部在出台《老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再掀风波 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道德争论会进行得最为激烈;当人们缺乏可以客观重复的知识时,他们就会退守,依赖根植于个人心理和教养的直觉和个人经验—— 波斯纳(法学家) 卫生部在出台《老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的同时,还发布了《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干预技术指南》、《儿童溺水干预技术指南》和《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等 2011.9.6 重庆 8旬老人摔倒 2011.9.13雨《天路滑,六旬老人摔倒无人扶》 晋城新闻网 太行日报·晚报版 搀扶老人风险基金:是在2011年3月5日学雷锋日时依托于民间公益网站“中国好人网”设立的,发起者为华南师范大学理论部副主任谈方教授。 谈方:基金成立以来,我们在全国了解到的案例大约有二三十起。我们比较关注的有10多起,真正受理的有4起。其中两起是当事人找到我们的,但他们最后都放弃了,另外有两起是媒体报道后我们主动联系上的。 现实环境:搀扶老人风险其实是小概率事件 媒介提供:搀扶老人风险大 人情淡漠、道德滑坡、金钱(利益)至上、法律公平原则的模糊、维权之艰难(有理不在说)……拟态环境(又称虚拟环境、信息环境或媒介环境) 媒介事件定义众说纷纭 媒介事件“即有意安排的、非自然的人为事件。……这样的媒介事件,都经过人为的安排,专供媒介报道之用。——(美)丹尼尔·布尔斯廷《“伪事件”》 媒介事件是指“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是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事件——主要是国家级的。——丹尼尔·戴杨《历史的现场直播:媒介事件》 征服、竞赛、加冕+抹黑、确认(表达性事件) 《超出媒体事件:幻想破灭、脱轨、冲突》——特定的组织和接受形式 我们是把所有经过大众媒介传播的事件通称为媒介事件,不管它是人为制造的伪事件,还是自然发生的真事件。媒介事件可能为真,可能为伪,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媒介事件都是事件本身的虚化影像。——李彬《传播学引论》 孟小平、陈力丹:媒介事件与准事件(假事件)、宣传性现象归为一类。 媒介事件是大众传播媒介议题设置功能的集中体现。媒体能够通过持续对某一问题的集中报道,使原本不出现在公众视野之内的事件成为一时间社会关注的焦点。——施喆:《死亡日记:一个媒介事件的构建和伦理分析》 媒介事件两种模式:整合与共识、制造分歧与分化 事件本身重要性和影响力成为媒介事件的前提(核心价值观和集体无意识的聚焦) 媒介(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媒体)聚焦式、密集型、全方位报道对媒介事件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拟态环境 (一)(美)李普曼 1922《舆论》提出:身外世界的现实环境和脑海图景中虚拟环境 虚拟环境:大众传播时代认知客观世界的中介 虚拟环境是现实世界的“拟真” 反应,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具有超真实效应。 (日)滕竹晓 拟态环境的环境化:许多拟态事件最初并不具有代表性或普遍性,但一旦进入大众传播渠道,很快就会演化为社会流行现象,变成随处可见的现实。 (二)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P74-80 1)拟态环境反映、再现现实环境的变动(简单 有限的) 差别是绝对:拟态环境 观念化的 可感知但无法真实接触 现实环境 物质化的 可感知可真实接触的 一致是相对地:部分重要的、变动的现实环境的拟态 2)拟态环境反作用于现实环境: 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现实环境的拟态化 我们必须特别注意一个共同的因素,这就是在人与他的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他的行为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