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吉他也要歌唱的行吟诗人维索茨基.doc

没有吉他也要歌唱的行吟诗人维索茨基.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没有吉他也要歌唱的行吟诗人维索茨基 弗拉季米尔· 谢苗诺维奇· 维索茨基(1938—1980) 在俄罗斯有着多重身份:他是世人熟知的演员和文笔潇洒的散文家,又是20 世纪60、70 年代令人敬仰、才华横溢的行吟诗人。尽管他的歌曲传诵于大街小巷,但事实上,由于一直得不到官方的公开出版,这些歌曲的流传靠的只是听众们通过录音机的一次次转录实现的。维索茨基一生创作了约六百首弹唱诗歌,他的作品没有录音棚的优质条件,没有专业制作人的精心打造,甚至没有一把像样的好吉他做伴奏,但是简陋的创作条件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对其歌曲的喜爱。维索茨基去世之后,他的作品才被允许正式出版。 维索茨基出生于1938 年,他的童年是在莫斯科第一梅香街的一所破旧公寓里度过的,在那里38 户共用一个卫生间。维索茨基的父亲谢苗· 弗拉基米尔诺维奇是基辅人,曾经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担任苏联军队通讯兵上校,他的母亲妮娜· 马克西莫夫娜是一名出色的德语翻译。家人对于维索茨基成年后的诗歌才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维索茨基的祖父弗拉季米尔·谢苗诺维奇· 维索茨基( 与维索茨基同名)和表姐维索斯卡娅都是诗人,祖母达莉亚· 阿列克谢耶芙娜是一名医院美容师,十分痴迷于戏剧。维索茨基的叔叔阿列克谢· 弗拉基米尔诺维奇是一名作家,和维索茨基的父亲一样,也参加过卫国战争,由于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获得了三次红旗勋章。叔叔和父亲的卫国战争经历为维索茨基成年后的创作积累了素材。 然而,这样一个大家庭并没有给维索茨基带来一个幸福的童年。1941 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使当时年仅4 岁的维索茨基不得不随母亲撤退到奥伦堡州的沃龙佐夫卡村避难。两年后,母子俩才重返莫斯科开始新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1945 年开始上小学的维索茨基就不得不接受父母的离异,家庭的变故使诗人在年少时心理开始迅速成长。从1947 到1949 年,维索茨基跟随父亲和继母生活在德国的埃贝斯瓦德地区。在这短短的两年时间里,聪明的维索茨基学会了弹钢琴。1949 年10 月,维索茨基回到了莫斯科,就读于莫斯科186 男校。1953 年,出于对戏剧的喜爱,维索茨基参加了教师之家的戏剧小组。但是,在父母的压力下维索茨基考入了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机械系。心怀着对戏剧的热爱之情,退学的想法时常萦绕在维索茨基的心头。在1955 年的新年之夜,维索茨基在完成学校留的绘画作业时,将剩下的半瓶墨水倒在了已完成的画稿上,说道:“算了!还有半年,我要准备去考戏剧学院,而这——不是我的(专业)。” 如维索茨基所愿,1956 年6 月他顺利考上了莫斯科模范艺术剧院附属的艺术学校。在艺校学习时,维索茨基结识了他的第一任妻子伊扎· 茹科娃,他们在毕业之后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维索茨基出演的第一个角色是教学剧《罪与罚》中的波尔菲· 彼得罗维奇,随后,他又在电影《同龄人》中客串了大学生佩蒂这一角色。1960 年,在全国性报纸《苏维埃文化》的“莫斯科艺术学院十九人”的推介文章中,维索茨基崭露头角。艺术学校毕业之后,维索茨基先后在普希金剧院、小品剧院工作过,出演了数十个角色。1961 年,维索茨基在拍摄惊险电影《713 航班请求着陆》时与他的第二任妻子柳德米拉· 阿巴拉莫娃相恋,并于1965 年结婚。但是第二次婚姻生活仅仅维系了两年,维索茨基便与柳德米拉分道扬镳。1970 年9 月,维索茨基与法国籍女演员玛丽娜· 芙拉迪开始了第三段感情生活。 维索茨基演艺生涯的重要转折发生在1964 年,因受到时任剧院总导演柳比莫夫的青睐,他加盟了莫斯科塔甘卡剧院。在塔甘卡剧院维索茨基先后参演了《普加乔夫》《哈姆雷特》《樱桃园》《罪与罚》等戏剧。值得一提的是,1971年维索茨基在塔甘卡剧院因出演莎士比亚著名剧作《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一角而名噪一时,剧中的维索茨基充分运用了他炉火纯青的诗歌技巧, 对角色进行了深度的阐释,这成为维索茨基演艺生涯的一个里程碑。诗人的作品频繁地碰触到对生与死、人的使命和责任、人与人的相互关联等问题,这些问题与“哈姆雷特”主题相呼应。最明显的标志是1972 年所作的《我的哈姆雷特》一诗,诗人采用抒情独白的形式,透过哈姆雷特的形象,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和同时代人命运的哲理性思考: 我的大脑,如蜘蛛般贪求着知识, 它试图理解一切:运动和僵死。 但是思想和科学得来无益, 当它们处处都遭到驳斥。 …… 维索茨基一生共出演过30 部电影,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小悲剧》《短暂会面》《密林主人》《糟糕的好人》。他的表演才能在《糟糕的好人》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喜爱,1974 年5 月,维索茨基因该剧荣获了意大利多尔米纳民族电影节卡律布狄斯奖。 20 世纪60 年代的俄罗斯文学在赫鲁晓夫掌权时有着特殊的发展,行吟诗歌利用时代给出的创作自由度,以短小精炼和内容的真实受到了当时人民的喜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