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三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pptx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北京文综·17)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9和图10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6·上海单科·24)“国体初建,民权未张,是以野心家竟欲覆民政而复帝制……所幸革命之元气未消,新旧两派皆争相反对帝制自为者,而民国乃得中兴。”这段文字写于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2015·浙江文综·19)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2015·北京文综·16)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A);(2014·广东文综·16)图6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第三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三巨头;中国参加巴黎和会代表团成员;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中国代表向巴黎和会提出希望条件七条: 一、废弃势力范围; 二、撤退外国军队、巡警; 三、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 四、撤销领事裁判权; 五、归还租借地; 六、归还租界; 七、关税自主权。 接着,在中国旅欧学生要求下,中国代表又向巴黎和会提出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 “美国大总统威尔逊屡次的演说,都是光明正大,可算得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 ——陈独秀1918年的《每周评论》发刊词;2、经过;北京大学游行队伍向天安门进发;学生及青年团体散发的传单;示威游行学生队伍冲向赵家楼(曹宅);上海工人游行队伍;五四运动时的上海街头;川东救国会学生游行声援北京;陆宗舆;3、历史意义;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的意思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 B、自由恋爱观 C、实业救国论 D、民主和科学思想; 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取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中国民族几十年受剥削,到今日才能感受殖民地化的况味。帝国主义压迫的彻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学生运动的引子,山东问题,本来就包括在这里。工业先进国的现代问题是资本主义,在殖民地上是帝国主义,所以运动倏忽一变倾向于社会主义,就是这个原因。” ——1920年瞿秋白;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中共一大(1921年7月 上海——浙江嘉兴);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周 佛 海;3、中共二大(1922年 );三、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 1924——1927);黄埔军校创办时的孙中山与蒋介石;孙元良;刘咏尧;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宋庆龄与孙中山长子孙科在灵堂;蒋介石在黄埔军校主持公祭(持祭文者为周恩来);1929年移灵中山陵的情景;中山陵;3、1926年北伐;;叶挺;4、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1927年) ——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