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前 言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耕地是人们获取粮食及其他农
产品最基础的生产资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
础,是保障一个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不可替代性的重要
资源,合理配置耕地资源事关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直面日益
加剧的人多地少矛盾,合理确定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布
局,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不断提高土地
利用率和产出率,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意义重
大。
文安县耕地资源相对周边县市较为丰富,人均耕地面积207
亩。1979 年开始到1984 年完成的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至今已经
过了20 余年。土壤普查的丰硕成果,在农业区划、农业综合开发、
中低产田改良和科学施肥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高标准基
本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研究、新型
肥料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但是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耕作制
度、种植结构、施肥水平、栽培模式、品种特征等都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耕地质量和土壤肥力状况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农产品从改革
初期的供给不足发展到结构性自给有余。在高产高效目标的驱使
下,农民出现了盲目过量施用化肥、氮磷钾比例失调、忽视中微量
养分投入等问题,虽然农产品产量短期内大幅提高,但同时导致了
农副产品品质下降、耕地质量退化、农田环境污染等系列问题的出
现。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已经不能科学指导当前的农业生产,开展
全县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摸清土壤养分状况,掌握耕地地力
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减少肥料浪费,减轻环
2 文安县耕地资源评价与利用
境污染,促进耕地质量的持续提高,成为当务之急。
2005 年农业部启动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程,2006 年文安县
成为第二批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组织开展了耕地地力调查
和质量评价,共采集、化验土样8000 个,进行田间肥料试验60
个,建立了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形成了文安县小麦、玉米、棉
花施肥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土壤养分和耕地地力的重新分等定级,
构建了 “一村一站一户一卡”配方肥推广模式,为指导全县科学
施肥和确保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依据。
《文安县耕地资源评价与利用》的编写,是以此次测土配方施
肥项目成果为基础,结合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全县农业发展总体
规划,概述了文安县自然和农业生产情况,详述了耕地和菜地地力
调查的依据、方法、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对耕地资源进行了客观评
价,对耕地地力重新进行了分等定级,分析了中低产田改良利用的
措施,提出了耕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种植业合理布局分区的建
议。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省、市相关专家、领导和兄弟县市同行
的鼎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因编者水平所限,时间仓促,不足之
处敬请斧正。
编 者
2009 年12 月
目 录
第一章 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1 )
第一节 自然概况 ( )
1
第二节 农村经济概况 (12 )
14
第三节 农业生产概况 ( )
31
第二章 耕地地力调查评价的内容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