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郎嘉彬)9第九章 综合地层.pptVIP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郎嘉彬)9第九章 综合地层.ppt

  1.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 Ault Kulp (1959)率先进行,他们以较高的精度分析大西洋、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等地区不同深度的海洋硫酸盐中的硫同位素组成;随后,许多学者研究了世界各地不同地质时期海相石膏层中的硫同位素,获得了数以千计的数据,汇编成一条显生宙海相硫酸盐岩中硫同位素组成的变化曲线。 这条曲线的建立,为利用地层中所含的硫同位素组成来确定地层时代和进行地层对比奠定基础。 (三)硫同位素(32S/34S、 34S ) 显生宙海相硫酸盐34S值变化曲线 四、元素地层学 元素化学地层学是 Alvarez父子在白垩-第三系界线粘土层中发现铱异常,并据此提出小行星撞击假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目前,对全岩样品进行痕量元素分析已作为重大地层界线进行对比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继白垩-第三系界线研究之后,又在前寒武-寒武系界线、泥盆-石炭系界线、二叠-三叠系界线以及中-上侏罗统界线上发现了程度不等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表明了地质历史时期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的普遍性。 河北平泉中元古代高于庄组—杨庄组微量元素含量变化曲线 第八节 旋回地层 由德国学者A.G.Fischer(1988)提出,是根据地层的旋回特征,进行高分辨率地层划分对比。 受天文轨道周期控制形成一系列的周期性重复地层——米兰科维奇旋回,由岁差、斜度和偏心率决定。 岁差是地球公转一年的四季轮回,其周期为1.9-2.3万年 斜度是地球自转赤道面和公转黄道面夹角的变化,其周期为4.1-5.4万年 偏心率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赤道半径与极半径之差与赤道半径的比值,其周期为10-40万年 旋回:两种或两种以上岩性组成,有固定规律重复出现的现象 自旋回:由环境变化所导致,如河流、三角洲的侧向加积形成的正旋回或反旋回。 它旋回:由天文因素所造成的旋回。包括: 纹层:单一岩性、毫米级 层:单一岩性、厘米或厘米以上级 层束:两种或两种以上纹层或层构成 层束组:多个层束构成 超层束组:多个层束组构成 高精度综合地层学充分利用地层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和古生物特征划分对比地层,以多重地层划分为基础,运用各种地层学手段,在单学科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建立各种地层单元之间内在成因联系和时空关系,在生物地层学建立的地层格架内利用事件地层界线和其他严格等时的自然界线详细划分、精确对比地层。 综合地层学 * Ⅰ型不整合 具有缓坡边缘的盆地内沉积的Ⅰ型层序内的地层分布模式 (据Van Wagoner JC等,1988) 具有陆架坡折的盆地内沉积的Ⅰ型层序的地层分布模式 (据Van Wagoner JC等,1988) (2)Ⅱ类不整合,即Ⅱ类层序边界和Ⅱ型层序 Ⅱ类不整合是指相对海平面高于陆架边缘时形成的不连续面。其特征是在陆架上出露不整合,而在陆坡外侧过渡为整合。 Ⅱ类层序边界是全球海平面下降速度小于沉积滨线坡折带处盆地沉降速度时形成的。 以Ⅱ类型层序边界为底界面,顶界面为Ⅰ类层序边界或Ⅱ类型层序边界的层序称Ⅱ型层序。 Ⅱ型不整合 Ⅱ类层序边界及Ⅱ类层序 层序内部次一级的地层单元,是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沉积体系的组合。沉积体系是一系列在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上有成因联系的沉积相的三维组合。 一个层序一般由三个体系域组成,其中: Ⅰ型层序由低水位体系域; 海进体系域; 高水位体系域; Ⅱ型层序由陆架边缘体系域; 海进体系域; 高水位体系域。 4.体系域 Ⅰ型层序 Ⅱ型层序 四、层序地层的单位分级 一)Vail等1991年的划分 层序级次 时间跨度 成 因 Megasequence (一级,大层序) 50Ma 构造—全球性海平面变化 Supersequence set (超层序组) 27-40Ma 冰川—全球性海平面变化 Supersequence (二级,超层序) 9-10Ma Sequence (三级,层序) 0.5-5Ma Parasequence (四级,准层序) 0.05-0.5Ma Simple sequence (五级,单层序) 0.01-0.05Ma 二)王鸿祯等1996年的划分方案 层序级次 时间跨度 (Ma) 与之对应的天文周期 Super rank Gigasequence (超大级别层序) 500-600 双银河年 1st Megasequence(Ms) (一级,大层序) 60-120 克拉通热旋回 2nd Mesosequence (二级,中层序) 30-40 太阳系穿越银道周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