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报警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X国税综合办公楼消防报警施工组织设计 PAGE 1 XXXX消防机电工程公司 地址: 电话: 传真: 邮编: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工程概况 XXX国税综合办公楼,总面积7600多平米。火灾报警系统由我公司安装、调试。 为确保该工程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施工方案,供业主备案及施工时严格执行。 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 李XX 项目工程师 质量员 安全员 预算员 材料员 周 X 张XX 周XX 孔 X 王XX 电施 电施 一队 二队 朱XX 陈X 项目经理领导下的项目经理部代表本公司履行工程承包合同,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工期负责,并负责协调施工现场的各种关系,处理发生的一切问题。 对不称职或违规的项目部成员,本公司有权在取得业主同意后随时撤换。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安装 一般施工要求 安装工程以设计施工图、设备技术文件、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中有不合理或不符合实际之处,及时提出修改建议,经现场指挥部或业主、设计人员研究决定按修改意见施工。 安装过程中为保证质量,按自检、互检和专业施工人员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对每道工序进行检查和记录(详见质量保证措施),并以这些检查记录作为工程验收的资料。对于隐蔽工程,在隐蔽前经检查合格,甲方监理签字方可隐蔽并及时做好记录交资料员妥善保管。 安装过程中所需要的仪器、仪表、量具、衡器等是经计量部门检查的合格产品,以保证施工作业的产品质量是合格的。 电气管路敷设要求 配电管、箱、盒的安装管线应按图纸及实际现场按最近线路敷设,水泥保护层面不得少于15mm。并尽量避免三根管路交叉于一点。箱体在墙上应固定牢靠。标高应符合规范要求,接线盒与电管之间必须用黄绿双色线跨接。 电管拗弯无折皱和裂缝,管截面椭圆度不大于外径的10%,弯头半径大于6个管径。使用金属软管长度不宜大于1M,特殊情况应有加固措施,两端应用锁母接头固定,并有可靠接地。 明配电管,用支架和骑马卡固定,水平及垂直管敷设时,应做到横平竖直。管长在2M时,偏差不得大于3mm。 所有钢质电线管均采用丝扣连接,管接头及过路盒应有圆钢跨接对于大于40的电钢管连接处应有套管,连接处管道顺直,焊接严密。管口进入箱盒小于5mm,管口毛刺应用圆锉锉平并用锁母双夹固定。并用管堵,防止异物进入管道。 电缆及配线施工要求 管内穿线时应清理管道,清除积水,电线在管道内严禁接头、打结、扭绞等现象。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回路的电线严禁穿入同一根管内。 穿线时进行分色编号处理以便于识别,同时做好绝缘测试检查,做好安装记录。测试记录必须由甲方、总包或其委托代表现场签字。 末端用电设备的连接,从接线盒、箱内用金属软管引出保护,无裸露明线。金属软管的配件留有一定的富余长度,避免出现绷直,影响接头的可靠性。 KVV电缆敷设前严格复核长度裁断,同时做好回路识别,做好端头的保护,在配电缆头时做好绝缘测试,并做安装记录。 平层显示箱、区域报警柜及分线箱的安装 各区域配电箱、楼层显示器的安装,其箱体固定牢固,标高统一,进出电缆及电线接口合理顺直。进入箱体内电缆及电线应用扎带固定并及时做好安装记录备查。 箱体安装水平偏差不大于5mm,垂直高度偏差不大于1.5mm。 (5)线槽安装及槽内布线 线槽主要布置前先用吊垂,支架固定在同一平面上,确保线槽固定牢固、美观,接地线连接可靠。 槽内配线不同区域网络的导线应分束,用扎带固定,并使所用导线布置顺直。 线槽引出线开孔,采用专用开孔器开孔。 A 接线端子处理 由于整个网络是24V低压供电弱电系统,并采用二总线制,由计算机进行管理,并有输出打印设备进行监控。对于每个接线端子的连接均要求具有极小的接触电阻。我公司选用阻燃压接帽,并用专用压接钳进行压接,对于主网络回路采用绞接并搪锡以保证连接,以使电信号的可靠传输。 B对于多股BVR软线与端子排连接,采用压线耳连接,以保证接头可靠。 (6)火灾探测器的安装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牢靠,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