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收藏赚大钱-顾嘉.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录 第一章 走进收藏世界3 第二章 邮品类:方寸之间,财源广进20 第三章 钱币类:不可流通价更高38 第四章 书报刊字画类:最具特色的中国文化52 第五章 标徽章类:小投资,高回报67 第六章 卡片类:引领信息时代的收藏主流81 第七章 票证券类:既是凭证,亦可收藏93 第八章 石头类:美丽的石头会“变钱”109 第九章 家具类:赏心悦目,日渐升温121 第十章 其他藏品:各有特色,物超所值132 后记 149 2 第一章 走进收藏世界 俗话说:“盛世藏古董,乱世买黄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 不断提高,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喜爱的古玩、字画等藏品,开始走进寻常百姓 家,我国各地收藏品市场也日趋红火。 “收藏热”不断升温 如果有人问,到底有多少种收藏品呢?相信即使再资深的收藏家也无法 回答。收藏品内容包罗万象,五花八门,陶瓷、奇石、玉器、铜器、书画、 票据、家具、古今钱币、竹木牙角、古旧书籍、日用物品……总而言之,只 要你觉得有意思收而藏之的,都可以叫做收藏品,没有一个特别的定义。 追溯历史,自有文字记载的商周以来,玩收藏一直是帝王、官宦、文人 士大夫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几乎任何一个有学 问,有身份,有地位的文人、官员府第,墙上多多少少会挂上几幅名人字画, 厅堂上多多少少会摆上一圈红木桌椅,案几上多多少少会供上一些陶瓷、玉 雕、奇石作为摆设。 在当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钱加之有闲,导致“收藏热” 在神州大地上不断升温。 据统计,中国现有各类收藏协会、收藏品市场近万家,各类专题和系列 的收藏 500 多项,上千万收藏爱好者热衷此道。收藏品市场交易额庞大,仅 北京文物收藏品市场交易额一年就有十几亿元人民币,地下交易更是无法统 计;全国每年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约有 20 多亿元人民币。 2002 年 10 月 28 日,新的《文物保护法》允许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 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收藏的文物依法进入市场流通,使得民间收藏更加火暴。 在全国各地,不仅各类介绍收藏的书籍、杂志、报纸订数一路上扬,网上的 收藏类网站点击率也日见增多,就连中央电视台的《鉴宝》、《艺术品投资》、 北京电视台的《天下收藏》、上海东方电视台的《我家有宝》、江苏电视台的 《家有宝物》等专题栏目也成了收藏爱好者不可或缺的必修课。另外,小说 《古街》的热卖,电视剧《古玩虫》、《五月槐花香》的热播,也对收藏热起 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 29 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从 2005 年起,我 国就掀起奥运题材全民收藏热。奥运藏品除纪念邮票和纪念币外,还有奥运 会奖牌、火炬、纪念牌、纪念章、宣传画、成绩册、指南手册、服装、器材、 队旗、会标、吉祥物、门票等。截至 2007 年底,国内发行的奥运题材纪念 品 3000 多种,奥运纪念品收藏爱好者已超过 3 亿人。 “以前一介绍收藏品,很多顾客掉头就走,现在不同了,大多数人都感 3 兴趣,甚至主动要求了解藏品的收藏价值。”一名从事收藏品工作近 10 年的 销售人员如是说。 奥运题材的收藏热,一方面带动了其他题材的上升,另一方面拓宽了收 藏概念。奥运题材的全民化在收藏市场上起着枢纽的作用,连接了普通百姓 与收藏品,收藏的概念已经被无限拓宽。 一名在销售现场购买藏品的中年妇女表示,以前觉得收藏是有钱人才能 玩的,是高不可攀的,现在没有这种感觉了。她指着奥运流通币说:“金银 币比较贵,买不起或不舍得买的人也可以买这些铜币或镀银币,也不过几十 元、一百来元,谁都买得起。” 有关收藏专家认为,奥运收藏热仍处于上升期,因此预计这一波奥运热 带来的收藏潮,也即“奥运行情”将可能一直推进到 2010 年亚运会,而最 顶峰将是 2009 年 5 月到 8 月。此外,早期奥运藏品升值明显,成套藏品因 为市场持有量小,升值空间较大,因此,以投资为目的的收藏爱好者应考虑 藏品的发行量和收藏价值,以实现投资增值的目标。 走进收藏,其乐融融 有人说收藏品是成年人的玩具,也有人说收藏是傻瓜接力棒的游戏,总 有一个比你更“傻”的人买下你的藏品。在寻常人看来,收藏确实是一件难 以言喻的事。事实上,收藏家的快乐生活,又岂是外行人所能体会的。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