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岩溶陷落柱的形态及其结构特征 七、陷落柱周围煤层和岩性结构特征 1) 煤层层理和岩层有向陷落柱中心倾斜的现象 2)陷落柱周围的煤层和岩层,产生大量的张性节理.甚至山现小的断层错动 3)陷落柱周围几米范围内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煤层裂隙面上有棕色铁锈膜,煤层中的夹矸表现最明显。 * 第三节 岩溶陷落柱的形态及其结构特征 八、 陷落柱的分布特征 1、成群集中分布 * 第三节 岩溶陷落柱的形态及其结构特征 七、 陷落柱的分布特征 2.成带状定向分布 * 第四节 陷落柱的成因 一、岩溶发育的地质条件 1.地层结构条件(可溶性岩层) 2.构造条件(发育有良好的地下水通道) 3、 良好的地下水动力条件 4、具有丰富具有侵蚀性的地下水源 5、新构造运动条件 * 1.地层结构条件(可溶性岩层) 陷落柱地带围岩地层均为一大套完整的多层次的煤系地层,其下为巨厚的单一的可溶性(灰岩)地层。 * 2.构造条件(发育有良好的地下水通道) 含煤区域内,发育有良好的地下水通道,主要是指断层和裂隙,尤其是透水性好的张性或张扭性断裂。它们沟通地面水系、地下含水层段与可溶性岩、矿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因此陷落柱常沿岩溶化断裂带、褶曲轴部,特别是断裂交汇处呈串珠密集分布。 * 3、 良好的地下水动力条件 地下水交替循环快,排泄流杨,具有良好的地下水动力条件。一个地区的侵蚀基准面控制着地下水的交替和流动。侵蚀基准面以下,地下水流动缓慢,排泄困难,岩镕不发育。 * 4、具有丰富具有侵蚀性的地下水源 地下水源丰富,具有溶蚀性较强的酸根和较大的侵蚀“掏空”能力 。应该指出,有极少部分的陷落柱的塌落空间不是由于地下水的溶蚀作用造成的,而是由于地下水的机械作用把沈砂透镜体、断层泥堆积体等松软岩体冲刷带走造成的 * 5、新构造运动条件 新构造运动除了激发断层、裂隙的复活,此外还控制着岩溶水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地壳上升,地下水位随之下降。地壳下降,地下水位便上升,例如霍县煤出、峰峰煤田等地区以自中生代以来都经历多次升降运动影响,地下水位时而上升时而下降,为在溶洞(裂隙)发生频繁的垂直运动或其他效应创造了条件。新构造运动是引起煤矿导水岩陷落柱的主要原因之一。 * 二、华北地区陷落柱形成主要时期 华北地区岩溶陷落柱发育时期始于晚古代二叠纪末,主要形成中生代燕山运动期间,结束新生代第三纪。 * 三 岩溶陷落柱溶洞塌陷机理 1、膏溶说 2、循环说 3重力塌陷说 4真空吸蚀塌陷说 * 膏溶说 这是最早提出的学说,得到较多人的支持;早在1960年,山西钱学博(1960)就提小了柱状陷落(陷落柱)是与石膏层溶浊及喀斯特塌陷有关的论点 * 循环说 第—阶段:为于水平循环带成虹吸循环带的岩溶洞隙逐渐形成并扩大,产生顶板和两侧岩层塌陷,形成十分复杂的溶洞。 * 循环说 第二阶段:由于地壳的上升,溶洞继续扩大上升,地下水向下运动,沿着裂隙进一步加深,且在深部形成第二层溶洞。开始了第二循环、以后还可以出现第三循环、第四个循环。 * 循环说 第三阶段:第一层溶洞继续坍塌扩大.上覆非可溶性岩层塌陷。形成岩溶陷落柱,当地壳继续上升,地下水位继续下降时,第二层溶洞也可能开始坍塌、这样,两层溶洞坍塌连接起来,使非可溶性岩层塌陷更深, * 由于溶蚀和水流的冲蚀作用,使地层下部奥陶系的马家沟组石灰岩岩溶强烈发育,逐渐形成了较大的岩溶洞穴空间。在进入中个代以后,受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功的影响,地壳强烈上升,形成岩溶水强迳流带.古岩溶洞进一步溶蚀扩大。 重力塌陷说 * 重力塌陷说 * 溶洞顶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了应力的重新分布,沿结构面张裂隙滑动。岩块脱落下沉, 下沉堆积物部分又被流水冲刷溶蚀搬运带走, 部分留在原地经地下合自重力作用逐渐被压缩密实,下部空间重新又增大.再次失去平衡,岩层继续向下塌陷,反复多次形成现今的陷落柱。 * 真空吸蚀塌陷说 * 真空吸蚀塌陷说 相对密封的承压岩溶网络地下水中,由于某些原因,如地下的补给和排泄条件的改变等,引起浅部充水岩溶腔内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当水位低于岩溶腔口表面时,在岩溶盖层与岩溶腔内水面之间出现无水空腔,这时腔内水体由承压转为无压。 * 一、 井下陷落柱出现前的预兆 1、煤、岩层产状发生变化 2、裂隙和小断层增多 3、煤出现风氧化现象 4、煤层中挤入破碎岩块 5、地下水涌出量增大 6、地温异常 第五节 陷落柱的探测 * 二、陷落柱的观测 无论在地表或井下遇见陷落柱,都应进行详细的观测和编录。根据生产矿井对陷落柱观测和判断的基本要可归结为五查、五看和五定的工作方法。 * 五查包括: 查陷落柱周围煤、岩层中裂隙的发育情况和充填物性质; 查陷落柱周围煤质的变化范围和风化程度; 查临近陷落柱处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