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上2011级-往年考题-职业病小结·刘向宇.pdfVIP

大五上2011级-往年考题-职业病小结·刘向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业病小结 By:08 级Mr. Liu 第一节 职业病总论 【职业病定义】 ★法定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 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患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 劳动者;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 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 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职业病目录】★★ (修订为10 类115种职业病) 1.尘肺。有硅肺,石墨、炭黑、滑石、水泥、云母、铅、煤工尘肺等。 2.职业性放射病。有外照射急性/亚急性/慢性放射病外、内照射放射病等。 3.职业中毒。有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苯、氯气、CO 中毒等。 4.物理因素职业病。有中暑、减压病、高原病、手臂振动病等。 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有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等。 6.职业性皮肤病。有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黑变病等。 7.职业性眼病。有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等。 8.职业性耳鼻喉疾病。有噪声聋、铬鼻病、牙酸蚀病。 9.职业性肿瘤。有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苯所致白血病等。 10.其他职业病。有职业性哮喘 、金属烟热、棉尘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等。 职业病的临床特点:病因明确;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具有特殊的靶部位和损伤 机制;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疾病无传播性;临床后果与作用强度相关。 【职业病的治疗原则】 1.急性中毒的现场处理与急救 2.清除体内毒物:①吸氧,②输液输血利尿等,③血透析与血灌流 3.解毒治疗 ①金属解毒药 ②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剂--美蓝 ③氰化物解毒剂: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4-二甲基氨基酚 ④农药中毒解毒药:a.阿托品、解磷定、氯磷定、盐酸戊乙奎醚;b.乙酰胺 4.对症治疗与保护脏器损伤:中毒性脑病与脑水肿;中毒性肺水肿及ARDS;急性呼吸 功能衰竭;中毒性肾病、急性肾衰竭;处理与防止实质脏器损害。 第二节 有机溶剂中毒 【有机溶剂】 (organic solvent) 1.定义★:主要指那些可溶解但难溶于水的某些有机物质(如油脂、蜡、树脂、橡 胶、染料等)的液体,本身也是有机化合物。 2.分类★:按用途:工业生产或化学实验的反应介质;内燃机燃料;油漆原料及 稀释剂;印刷油墨稀释剂;清洁去污剂;其他如萃取剂等 按化学结构:芳香烃;脂肪烃;脂环烃;卤代烃;醇类;醚类;酯类;酮类;二 醇类;其他如乙腈等。 3.毒性:共同毒性★--刺激性和麻醉性 (先兴奋后抑制);特殊毒性—神经毒 性、肝肾毒性、造血毒性(苯—再障、白血病) ①刺激性:多数溶剂蒸气具有刺激性,可引起眼部不适、流泪;有些刺激性稍强 可引起流涕、化学性肺炎等。有机溶剂液体长期接触皮肤可造成皮肤干燥龟裂。 ②麻醉性:多数溶剂具有较强的麻醉性,大量吸入后可产生先兴奋后抑制的麻醉 作用,严重者可迅速昏迷甚至死亡;长期低浓度吸入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 【正己烷中毒】 1 职业病小结 By:08 级Mr. Liu 1. 理化性质:常态下为液体,具汽油异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醚、丙酮、乙醇和氯 仿;属低毒类,但因其具有高挥发性、高脂溶性和蓄积作用,应视为高危毒物。 2.接触机会 ——合成橡胶和化学试剂原料;用于植物油提取等;去污性强,故替代 氟里昂类清洗剂;在石油馏分、炼气、天然气分离时也可有机会接触。 3.代谢特点: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主要分布在脂肪含量较高的器官,如 脑、肾、肝、脾、睾丸等,主要在肝细胞微粒体代谢;主要代谢产物为:2-己醇和2,5-己 二酮等;正己烷排出期较短,一般在吸收后数小时即以原形及其代谢产物从肺和肾排出, 肺可排出正己烷50%-60%;尿中代谢产物2-己醇和2,5-己二酮,可用作良好的接触指标。 4.毒性机制★:接触高浓度正己烷,可致急

文档评论(0)

137****91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21144233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