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后练习及答案[1].doc

2012年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后练习及答案[1].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册课后练习及答案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 1.同学之间交流: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一页纸的厚度、铜丝的直径?你能想出多少种测量硬币周长的方法? 硬币的直径——用直尺和三角板如图所示测出硬币的直径。 硬币的周长等于它在纸面上滚动1周的线段的长 纸的厚度——测量出100张纸的厚度再除100。 铜丝的直径——将铜丝在一只笔上排紧绕上数圈,测出所绕铜丝的长度,再用这一长度除以所绕的圈数就得到了铜丝的直径。 测硬币周长的方法有: (1)用绳子绕硬币一周,测出所绕一周绳子的长即为硬币的周长 ; (2)在硬币上作两条弦,分别作中垂线,相交的点就是硬币的圆心,让刻度尺过圆心,就测出了其直径,再用直径乘以圆周率就得到了其周长; (3)作出相互垂直且有一个公共端点的两条弦,把另两个端点连起来就是该圆的直径,用刻度尺测出该圆的直径,再乘以圆周率就得到了其周长; (4)让硬币在纸上沿直线滚一圈,记下起点和终点,用刻度尺测出两点之间的长度就是其周长。 2.你知道吗?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比如在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请你根据这一常识,设计一个方案,估测你的身高约多少。 用刻度尺测量自己的脚长,在乘于7得到了自己的身高。 3.一天等于多少秒? 一天=24×3600 s=86400s 4.在一条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就做成了一个摆如图。要测出他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周期),怎样能测得更准确?你能做一个周期为1秒的摆吗? 测摆动50次或者更多次所用的时间,求平均值。 次数越多越精确。 另外最好是从最低处开始计时,因为那时候速度最大,时间短。 通过调整摆线的长度来调整摆动的周期。 《1.2运动的描述》 1.分别以火车车头、车厢的座椅、树木、房屋为参照物,说一说行驶列车上的物品相对于哪些是静止的,相对于哪些是运动的。 以火车车头为参照物——物品是静止的。 以车厢座椅为参照物——物品是静止的。 以树木为参照物——物品是运动的。 以房屋为参照物——物品是运动的。 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期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B 3.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远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在屏幕内。人们怎么会认为他们是运动的呢?谈谈你的看法。 通常对运动的描述,我们习惯取地面为参照物。感觉运动员跑的得快,是因为我们看到运动员相对于背景的相对运动比较快;而摄象机在拍摄运动员比赛时,镜头是始终跟着运动员,即与运动员保持同步,而看电视时,由于习惯人们仍取跑道为参照物,这就导致看电视转播时,我们感觉运动员跑的很快,但他们始终处于屏幕上。 《1.3运动的快慢》 1.是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运动快慢的。能不能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运动的快慢? 可以,实际上在跑步比赛时,就是利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比较运动员快慢的。但在物理学中是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运动快慢的。 2.有些公路每隔1km就立着一个里程碑。如何利用里程碑估测自行车的速度? 用表测出骑自行车,从一个里程碑到达相邻的另一个里程碑所用的时间,根据公式计算出其速度。 3.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小明前、后50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2011)如下表所示。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列车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块?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慢? (1) (2)∵ ∴通过比较v1、v2、v3可知,济南到南京段运动的最快;南京到上海段最慢。 《1.4测量平均速度》 《第二章 声现象》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我们听到了声音,同时观察到橡皮筋变“胖”变“虚”了,这是因为橡皮筋在振动。请你举出其他的例子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在你所举的例子中,请说明是哪个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 (1)把钢尺放在桌子边上,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三分之二处,另一只手轻轻去拨动钢尺的另一端,钢尺振动产生了声音。 (2)在鼓的鼓面上放上几个黄豆,轻轻击打鼓面,鼓面上黄豆在跳动,并产生了声音。 (3)敲锣的时候,锣振动产生声音,只要用手按住锣面,停止了振动,声音也停止。 (4)打洋琴的时候,把一个小纸条放在琴弦上,小纸条就会跳起来,并发出悦耳的声音。 等到小纸条停止跳动时,当然琴声也就没有了。 (5)人说话时,如果用手摸嗓子,也会感觉到喉部在振动, 发音停止了,就不会感到喉部在振动了。 2.阅读课本中的声速表,你能获得关于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