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辉 陈明 耿艳妍:地理视角的人口与经济
一、人口分布的胡焕庸线
首先回顾下两千年以来的中国人口大迁徙历史。翻阅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我们可以看到,中华大地上的人口与城镇变迁,是一部宏大的人口迁移、深耕土地的历史。
自春秋战国以来,在战争逼迫下,产生了三次席卷全国的人口大迁徙。北方人口不断向
南方纵深迁移,并带动相应流域地区开发,城镇也逐步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拓展。总体上,
气候条件温润的地区,相应流域沃土得以深耕,往往成为人口与城镇密集分布的区域。如东
周至秦汉时期,渭河平原、黄河中游平原、华北平原和山西盆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又在
上述地区之外增加了成都盆地、江淮平原、长江下游平原和浙东平原等地;五代十国至宋元
时期,又拓展到长江中游平原及两湖流域、福建沿海小平原等地;明清时期,多了东南沿海
及南海地区出海口平原,19 世纪后又增加了东北大平原。
从人口规模占据国家地理的重心角度看,中华大地的人口重心,发生了两次大的转变。
第一次是五代至宋元时期,人口聚集中心由黄河中游逐步转到长江下游,由此,我国南方人
口总数超过北方;第二次是清中期到现代的三百年里,北方地区人口经历了爆发式的恢复,
秦岭-淮河南北的人口逐渐相对均衡。
再看100 年以来的中国人口与城镇变迁。胡焕庸线的提出,是在上个世纪30 年代中期,
到现在已有80 多年。期间,战争、政治和经济格局,对人口流动和迁移产生过重大影响。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逐步恢复并加快发展,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比重有微弱变
化。中科院国情与发展战略研究组通过计算指出,自 1953 年以来,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人口
比重缓慢下降。1953-2000 年间下降了0.29 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006 个百分点;2000-2010
年间下降0.18 个百分点,年均下降 0.018 个百分点[1]。如果将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自然增
长率考虑进去,实际上人口略微有净迁入[2]。
1935 年中国人口密度图(来源参见《中国国家地理》2009 年第10 期《中国的突变线—
—胡焕庸线》)
2000 年和2010 年的中国人口密度分布
虽然胡焕庸线表达了我国人口分布基本规律,但这不意味着它是人口迁移和就业的分界
线。一个区域,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重超过1,则说明外来人口迁入较多。从六普统计
数据看,除了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城镇群、中西部地区主要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以外,胡焕庸
线以西尚存在较多的人口流入。当然,流入人口规模并不大。同时,从腾讯大数据反映的人
口流入与流出空间格局看,近年来在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的确存在新兴的经济增长点,主要在
陕蒙、甘南、青海和新疆中东部等区域。
六普反映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重(张永波、张峰,2013 年)
过去60 年里,从建国初期的新疆屯垦戍边与东北黑土地开发,从“大三线”建设到“上
山下乡”,再到改革开放的“孔雀东南飞”,我国的经济格局版图有很大调整。经济格局变化,
人口的空间聚集度进一步提升。按照国务院关于城市人口规模而划分的新标准,2014 年底
中国50 万规模以上中等城市超过 180 座。其中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的城镇数量为89.5%,
比总人口比重则略小。这是由于,胡焕庸线以西地区有不少为百年以来新建的工矿型城市,
人口聚集度相对提高。
我国各规模等级城市分布
再将视野放宽到亚洲,胡焕庸线堪为“亚洲之弧”。该区域拉雅山脉、帕米尔高原、青
藏高原东源、秦岭、阴山-燕山、大兴安岭等山脉山系组成。这个区域是亚洲地区两大历史
悠久文明古国的发源地,是典型的大陆农耕文明的演化区域。
笔者认为,这条弧线意义十分重大,其代表了东亚、南亚农耕文明古国的发展脉络,弧
线以东、以南的100-300 公里范围,是古都最为密集分布的区域。在开放发展的今天,东亚
与南亚的互信连通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都有着直接影响。
东亚与南亚人口密度分布
二、当今中国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及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纵观过去20 年的经济发展,由“十五”和“十一五”时期的全国山河火力全开全速发
展,到“十二五”时期南方全面超越北方,内陆地区加快崛起,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正在
经历深度调整。这预示着新的不平衡问题出现——南北发展差距扩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徐闻环保局.PDF
- 开创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奠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学报.PDF
- 开关磁阻电机-全球电机网.PDF
- 开发含高硅铁尾矿硅肥试验研究初探-矿产综合利用.PDF
- 开发阶段的构造精细解释与综合研究.PDF
- 开平妇幼保健院医疗信息系统维护项目采购需求项目概况对.DOC
- 开票软件导出清单操作说明.DOC
- 异地提供建筑业劳务税款缴纳情况申报表-黑龙江地方税务局.DOC
- 异源黑色素瘤DNA疫苗结合IL-12和Ii-PADRE抗鼠黑色素瘤的研究.PDF
- 开评标场地预约正式上线操作手册-江苏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
- 蜜雪集团-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高效平价,IP引力,加速链接全球,蜜雪冰城.pdf
- 联邦制药-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穿越周期,抗生素龙头,创新管线拐点.pdf
- 固生堂-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中医连锁服务龙头,国际化推进.pdf
- 非银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传统金融机构拥抱数字资产浪潮.pdf
- 安全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分析报告:国际局势,军贸大有可为.pdf
- A股投资策略分析报告:“反内卷”政策影响期货价格.pdf
- 2025年中国水力发电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pdf
- 卓兆点胶-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智能点胶设备,受益智能穿戴,并购优质公司,拓宽科技赛道.pdf
- 中国财险-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高股息+业绩弹性”优质标的.pdf
- 中孚实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成本优化,电解铝权益产能提升,盈利弹性可期.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