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3:
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2014年广西科技活动周拟参展项目列表
一、2013年获奖科技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奖励级别
奖励部门
主要完成人和完成单位
1
澳洲坚果系列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
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广西区人民政府
主要完成人:陈显国、黄 华、林玉虹、陈锦琳、崔明勇、于德武、曾黎明
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合山市玉东澳洲坚果种养有限公司
2
芒果优质、高产规范化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广西区人民政府
主要完成人:黄国弟、陈豪军、李日旺、凌逢才、陈永森、莫永龙、王春田
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农垦国有阳圩农场、百色市右江区果菜生产管理办公室
3
姜黄品种选育与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及产业化
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广西区人民政府
主要完成人:黄惠芳、庞新华、黄 强、黄锦媛、陈跃新、周全光、黄富宇
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南宁新技术创业者中心、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连诚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灵山县农业局
4
芒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创新利用
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
农业部
主要完成人: 陈业渊,雷新涛,高爱平,尼章光,黄国弟,李贵利,张欣,余东,姚全胜,朱敏,李日旺,解德宏,杜邦,马蔚红,贺军虎,张存岭,陈豪军,王松标,黄强,罗海燕
完成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二、2012年获奖科技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奖励级别
奖励部门
主要完成人和完成单位
5
木薯桂热4号、5号选育
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广西区人民政府
主要完成人:田益农、李军、黄强、马崇熙、付海天、陈显双、卢赛清、盘欢、罗燕春、黄建祺、
俞奔驰、 韦祖生
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亚作物研究所
6
DGT—A型、DGT—B型多功能干果脱壳机的研制开发
广西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广西区人民政府
主要完成人:陈显国、杨万达、林玉虹、曾黎明、叶雪英、崔明勇、陈 涛、刘功德、蔡元保、冯春梅、张武贵、罗日梅
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三、2013年获鉴定科技成果项目
序号
负责人
项目名称
项目简介
成果水平
备注
7
冯春梅
脐橙采后免发汗式商品化处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发
项目针对影响脐橙果实贮藏效果的采前、采中、采后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其中果实中温预处理、恒温浸泡防腐、负压强排式通风控温贮藏等技术具有创新性。项目对研发的脐橙商品化处理及贮藏保鲜技术进行了规模化生产应用,建立了40吨/小时的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处理后的果实保鲜期可达150天以上,且能保持脐橙的固有风味,产品经国家法定机构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行业和国家有关标准。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国际先进
8
陈显国
澳洲坚果种植和牛羊圈养技术在矿山生态恢复重建中的应用示范
项目针对广西矿山生态恢复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种植、养殖技术和结构以及模式缺乏的问题开展研究,把澳洲坚果、牛羊圈养技术集成整合,探索矿山生态恢复重建中种植、养殖的生态模式。项目首次总结出矿山生态恢复中澳洲坚果种植、果园套种牧草、圈养牛羊和沼气池应用集成技术,首创矿山生态恢复的土地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桂中地区成功推广澳洲坚果种植,在矿山生态恢复、种养结合、以短养长生态经营模式方面有所创新。项目成果在广西合山市等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国内领先
9
黄 强
马崇熙
高产木薯品种及栽培技术推广示范
项目通过我方与菲律宾政府、企业合作,首创应用“恒温集装箱”方法进行木薯种茎出口运输,积极在海外开展我国木薯新品种及栽培技术推广示范工作,辐射推广木薯高产栽培技术达10000公顷,总鲜薯产量30.00万吨,木薯干片12.00万吨,总产值达20400.00万元,新增产值达13660.00万元;同时为当地培养了木薯种植技术骨干57人。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我国与菲律宾科技、经济合作发展,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我区与东盟国家科技合作的能力。
国内领先
10
黄 强
彭静茹
高产淀粉产量木薯分子育种技术研究
项目针对广西亚热带重要粮食和能源作物木薯传统育种盲目性大、育种周期长等问题,利用植物分子育种技术,开展高淀粉木薯品种应用基础研究,针对性强,符合现代育种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我国木薯主栽品种华南205展开高淀粉含量新品系创制方面有创新。该项目完成了合同约定的任务指标,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且认定项目研究总体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国内先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