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空调原理讲义.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冷凍空調與能源系 四技部 冷凍空調原理講義 第十節、冷媒的禁用與替代冷媒 第十節、冷媒的禁用與替代冷媒 任課教師:陸紀文編撰 九十八年九月七版 冷凍空調原理講義 1 大氣層之結構: 對流層(Troposphere) : – 此層在赤道區距地表16 km ,兩極區距地表8~9 km ,地球氣體百 分之八十集中於此層,接近地表的部份因吸收可見光與紅外線故 溫度最高,而隨著高度的增加,溫度也逐漸降低。此層氣流上下 流動,是地表一切風雨雷電等天氣變化的氣層。 平流層或稱同溫層(Stratosphere) : – 約距地表10 km至60 km ,此層水汽與塵埃含量極少,沒有地表所 見的天氣變化。故為飛機恰當的飛行氣層。此層的溫度隨著高度 的增加而遞增,但同高度的溫度相同。 臭氧層(Ozonesphere) : – 屬於平流層的一部份,距地表20 km至25 km ,此層的氧分子吸收 o o 波長190A ~230A 之紫外線後所分解出的氧原子再與氧分子結合成 臭氧 冷凍空調原理講義 2 大氣層之結構: 平流層 (或稱同溫層) 50 km 厚 臭氧層20~25 km 對流層 兩極∼8~9 km 赤道∼16 km 地球 大氣層的結構圖 冷凍空調原理講義 3 臭氧(Ozone)的特性: 臭氧乃由三個氧原子所組成,分子式為 O3 ,其物性與化性和氧氣(O )完全不 2 同,具有危險的爆炸性與殺菌力,並會 侵襲有機化合物,可使煤氣與松節油自 然起火,而且對人類呼吸器官有腐蝕作 用。根據美國環保署(EPA)的規定,人體 在屬於短暫的一小時暴露下,臭氧濃度 不可超過0.12 ppm 。 冷凍空調原理講義 4 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al) 1974年6月美國加州大學教授羅南德(Rowland)和莫里耶 (Molina)在自然雜誌(Nature)發表論文指出,在工業界上使 用得非常普遍的氟氯碳化物(即CFC化合物) ,被排放至大 氣而上生至平流層後,會因紫外線的照射而游離出氯原 子,而破壞臭氧層,導至地球生態發生變化,對人類與生 物產生莫大傷害,這種理論預測原無法加以驗證。隨後美 國航空太空總署(NASA)在南極上空觀測到臭氧層出現破 洞,才證實了此理論。 因此美國政府率先於1976年逐步禁止該物質在噴霧劑上使 用的措施。1977年聯合國環境委員會(UNEP)便成立臭氧問 題調查委員會,並於1981年聘請有關環境技術專家及法律 專家開始策劃「臭氧層保護條約」。此條約經過六年草案 討論與擬定,於1987年9月於加拿大的蒙特婁經25國簽署後 正式生效,全名為「破壞臭氧層物質之蒙特婁議定書(the Mon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