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封面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第1至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遒劲(qiú) 弥漫(mí) 祷告(dǎo) 横槊赋诗(shuò)
B.急湍(tuān) 砥砺(dǐ) 间或(jiàn) 络绎不绝(yì)
C.造诣(zhǐ) 忖度(cùn) 契约(qiè) 庠序之教(xiáng)
D.大厦(shà) 彤云(tóng) 门槛(kǎn) 一蹴而就(c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皎好 星月皎洁 禁闭 噤若寒蝉
B.愤激 奋发图强 气概 慨然应允
C.分岐 歧路亡羊 挑衅 湖畔花园
D.谛听 啼饥号寒 拥带 带班操作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形象地解说了宋词豪放派的风格。
B.《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小说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仍保持优雅风度、在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的老人形象。
C.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D.湖南作家沈从文最有特色的作品是反映少数民族地区风土民情的小说。中篇小说《边城》是这方面代表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连续几个春节期间的暖冬效应,让我们徜徉在四季不分的温顺的阳光底下,逐渐学会了安逸和本能抗寒能力的退化。
B.“开放包容,求实创新”这八个大字,凝聚着郴州人民深沉思索的智慧和理性,凝聚着郴州人民奋勇向前的信念与期待。
C.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时自带的食品、矿泉水、方便面等填肚子,后来因水土不服,很多队员出现拉肚子、发烧等症状。
D.本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近30余种造型水仙的雕刻造型方法,同时对水养水仙常遇到的问题也有较详细地介绍。
5.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由于相互间有某种联系,常常 。看到流逝的江水, ;看到再生的小草, ;在寂静的山林里, ;面对暴风雨, 。
①会平息烦躁的心情
②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
会想到生命力的顽强
会释放被压抑的情感
= 5 \* GB3 ⑤会想到时光的一去不返
A.①③ = 5 \* GB3 ⑤②④ B.② = 5 \* GB3 ⑤③①④ C. = 5 \* GB3 ⑤①②③④ D.③④①② = 5 \* GB3 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 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年安徽省淮南市高三一模数学试卷文科gaokaogaige.com.doc
- 2019年安徽省淮南市高三一模数学试卷理科gaokaogaige.com.doc
- 2019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三数学文科一模试题gaokaogaige.com.doc
- 2019年安徽省黄山市高三数学文科第一次模拟试题gaokaogaige.com.doc
- 2019年安徽高考最后一卷试题-语文.doc
- 2019年安徽高考试卷化学部分详细解析.doc
- 2019年山东省中考生物.doc
- 2019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南四校联盟中考物理一模试卷(解析版).doc
- 2019年山西省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 2019年常州市历史中考考试说明解读——世界史部分.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