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独创性声明
本人 声明所呈交的 论 文是我个人在 导师指导下 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 文 中不 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南科技大 学或 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 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例 日期: 6-J
关于论文使用和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西南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 学校 有权保留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该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该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制 日期:沁16 . b -3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 I 页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 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对生活品质和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与此相对应的 却是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首当其冲的是空气污染,近年来,强雾霾天气在 我国各大城市频繁出现。以首都北京为例,2013 年只有 48%的天数空气质量 达标,重污染天数达到了 16%。在全国范围内,约有 6 亿人受雾霾影响。2013 年全年雾霾天数创 52 年之最,空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正因为如此,人们对 于空气质量的关注度空前提高。而备受关注的室内空气质量依然是公共空气 质量数据的一个盲点。经济技术的发展和空气环境的恶化都为室内空气质量 监测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契机。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空气质量的关注让空气 质量监测系统的发展与普及成为了一种趋势。
本文在研究了国内外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的室 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单节点、监测目标单一、使用门槛高、价格昂贵等缺 点。将无线局域网技术应用于监测系统中,并将监测系统运行于无线路由器 上,让家庭无线局域网和监测网合二为一。并通过 STM32 微平台和传感器搭 建监测系统采集子节点,数据通过无线局域网传回监测系统主节点。用户使 用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方便的通过 Web 获取监测结果,并对系统进行管理。 整套系统具有无线化、网络化、多节点、操作简便、成本低等特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空气质量检测标准和检测设 备 的 国 内外发展现状。然后确立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并且根据研究目 标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和关键技术的选型和研究。通过对比,最终确定了基于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 HJ633-2012》标准确立本课题的空气 质量评价体系;使用无线局域网技术作为本课题的网络传输技术;使用 PHP 技术作为 Web 服务器技术;使用嵌入式 Linux 系统 OpenWrt 作为平台操作系 统;使用 SQLite 数据库作为系统数据库;使用 STM32 微平台作为子节点硬 件平台。最后是整个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过程,硬件设计主要集中在子节 点传感器、Wi-Fi 通信模块和 STM32 平台的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主节点 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Web 服务器的设计、Web 前端页面的设计,子节点数 据传输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 空气质量监测;无线路由;传感器;嵌入式平台;Web 服务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 II 页
Abstract
With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ccelerat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constantly improving, pursuit of higher and higher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environment. Corresponding to this is the grow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 The brunt of air pollu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heavy smog in China occur frequently. In Beijing, for example, 2013 only 48% days of air quality up to standards, heavy pollution days at 16%. In Nationwide, about 600 million people affected by the haze effect. 2013 had 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统计分析的视频干扰辨识应用研究-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论文.docx
- 基于咔唑、联苯、蒽的有机小分子半导体材料的合成与光电性能研究-物理化学专业论文.docx
- 基于椭圆曲线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方案的研究与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论文.docx
- 基于三维打印技术制备的太赫兹器件光学特性研究-光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柴油机排气消声器设计-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时间序列的矿井涌水量模拟与预测-地质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铜的两种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葡萄糖无酶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分析化学专业论文.docx
- 基于微机的自动指纹识别技术的研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视频的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分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论文.docx
- 基于视觉引导的AGV车载系统研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