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IGF-Ⅰ水平检测在卵巢癌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作用张月香.DOCVIP

外周血IGF-Ⅰ水平检测在卵巢癌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作用张月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周血IGF-Ⅰ水平检测在卵巢癌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作用 张月香,李秋丽,王承缙,祁珮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妇科,天津300100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卵巢癌;临床分期;化疗 DOI: 10.3969/j.issn.1007-3969.2014.0X.0XX 中图分类号:R735.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15)07-0XXX-0X 基金项目:XXXXXXXXX (编号XXXX)。 通信作者:虞梅 E-mail:dhyyym@126.com 卵巢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相关的发病机制假说有持续排卵假说、炎性反应假说、间质假说、促性腺激素假说、雄激素/孕激素假说等,但无一能阐明卵巢癌的所有问题,目前卵巢癌的死亡率仍然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病因学研究发现外周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Ⅰ,IGF-Ⅰ)水平与卵巢癌的发生风险有关,对于年龄55岁的患者,外周血中IGF-Ⅰ水平越高,卵巢癌的发生风险就越大[1]。那么,对于卵巢癌患者,外周血IGF-Ⅰ水平在病情的进展过程中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卵巢癌患者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54例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及化疗不同阶段外周血中IGF-Ⅰ水平,旨在探讨IGF-Ⅰ在卵巢癌患者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血液标本取自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间住院手术卵巢癌患者、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以及健康查体的健康妇女,以卵巢癌组为研究对象,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妇女组作为对照组。良、恶性肿瘤组手术切除的标本均经过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病理科病理证实。 卵巢癌组:患者54例,年龄18岁~70岁,平均56.3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9.5。据FIGO分期,I~Ⅱ期28例,Ⅲ~Ⅳ期26例。术前和术后各采血1次,化疗第1个疗程后采血1次,化疗第2个疗程后采血1次。整个化疗取血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癌细胞扩散和转移征象。 卵巢良性肿瘤组:患者20例,年龄20岁~68岁,平均47.6岁,BMI为21.3。健康妇女组:本组22例,年龄20岁~67岁,平均51.6岁,BMI为22.5。健康查体均未见异常。所有对象均无烟酒嗜好。 1.2 标本采集及处理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清晨空腹时采集肘静脉血3 mL,4 000 r/min速离心5 min分离血清,放置-80 ℃冰箱内冻存待检。 1.3 血清学检测 用ELISA法检测血清样本中的IGF-1水平,试剂盒来自DRG公司的IGF-Ⅰ 600 ELISA试剂盒,批号:18k091。具体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各组数据以±s、中位数、范围表示,统计学方法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中位数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卵巢癌患者、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妇女外周血IGF-Ⅰ水平 卵巢癌组外周血中IGF-Ⅰ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外周血中IGF-Ⅰ水平低于卵巢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卵巢癌患者组外周血IGF-Ⅰ水平低于早期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卵巢良性疾病组外周血IGF-Ⅰ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卵巢癌患者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妇女外周血IGF-Ⅰ水平 Tab.1 Serum IGF-Ⅰ level for patients by disorders (ng/mL) Ovarian disease n ±s Mean Range Ovarian cancer 54 100.62±48.87 88.41 28.67-238.96 FIGO stage Ⅰ+Ⅱ 28 119.17±52.41 105.46 47.67-238.86 Ⅲ+Ⅳ 26 80.64±35.99 77.91 28.67-191.84 Benign ovarian disease 22 231.69±54.69 232.48 107.71-335.13 Normal 20 187.51±44.64 193.57 99.38-264.65 2.2 卵巢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外周血IGF-Ⅰ水平的变化情况 早期卵巢癌患者组术后外周血IGF-Ⅰ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IGF-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卵巢癌患者术后外周血IGF-Ⅰ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IGF-Ⅰ水平高于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