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水文化建设思考与对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舟山水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市水利局机关党委 所谓水文化,其实质就是人与水关系的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水关系的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对水利建设实践的概括、总结、提炼和升华。当今,人们已迈入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已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认真研究挖掘舟山历史水文化、创新发展现代水文化,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现代治水理念,不断提高科学治水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舟山水文化历史及现状 ⑴舟山水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舟山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有迁徒而来的先民,定海马岙唐家墩出土文物,具良渚文化特征。追溯舟山古代水利史迹,当从唐宋间置县治始,先民挖井、砌池、开河以解决饮用水,截流、筑塘、建闸以扩充耕地。直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舟山展复后,水利建设逐步复兴,并总结海岛台风、干旱两大自然灾害的历史教训,提出了 “捍卤、蓄淡”治水方略,遗留下许多治水事迹和零星分散、简易实用的小型水利设施及水利古碑遗迹,有的至今还在使用。如普陀大展“缪公塘”{缪燧,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出任定海知县,22年没回江苏江阴老家,把所有俸禄都用在了开垦、办学、筑海塘、修建同归域等,以工代赈组织民众修筑海塘23条、共计13172丈,石契闸10余处,围涂垦地万余亩。普陀大展居民为纪念他,把所筑海塘取名“缪公塘”。定海小沙居民捐款修建了“缪燧纪念馆”};定海梵宫池、四眼井、留方井;普陀展茅翁家岙村郑家山龙潭;沈家门神功池和鹤齡泉;定海白泉镇竹桥头“沙帽石”塘闸水则;普陀山寺僧开发朱家尖石碑;岱山长涂镇倭井潭村的倭井潭碑;金塘岛沥港樟树岙管护山岙大塘公约碑等。 ⑵舟山属于典型的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地区。舟山受海陆两种下垫面的物理性质差异影响,形成海岛独特气候,降雨量少于浙江大陆;舟山陆域面积1440平方公里,且因岛屿分隔、陆域狭窄,有效水资源量少,形不成大的水系;舟山山低源短,无过境客水,水资源全靠降水补给,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水资源总量6.92亿m3,人均水资源拥有量707 m3,仅为全省平均值的33.4%。舟山又处于南北冷暧空气交汇处,成为台风多发区,干旱、台风历来是舟山两大自然灾害。全市现有各类水利工程总蓄水能力1.76亿m3,按照90%供水保证率计算,全市本地水资源年均可供水1.38亿m3,水资源短缺历来是制约舟山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当前全市水资源保障压力依然较大。特殊的人口地理环境导致舟山海洋性水资源严重缺乏、水文化建设与发展严重滞后。 ⑶舟山水利事业方兴未艾,充满生机与活力。舟山水利建设按照海岛不同地理条件,采用多类型、多样性、多元化治水措施,建设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水利工程,从河塘到水库,从屋顶接水到翻水联网、库库联网、库河联网,从岛际供水到大陆引水、海水淡化,从小块围垦到连片开发,重点推进“五水共治”工作,实施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把水利建设与发展海岛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全面提高抗干旱、御洪潮能力。 舟山现有水库212座,正常蓄水库容1.47亿m3;共有10万方以下的山塘905座,正常蓄水库容0.14亿m3;共有河道962条1084公里,水域容积0.15亿m3。所有人居海岛建起了高标准海塘和挡潮闸,有一线海塘424条447.5公里;各类水闸718座,总过水能力1.35万m3/s。同时,修建农田灌溉渠道466.5公里;各类水文站点179站;舟山解放以来,已围垦造地29.93万亩;现已建成一期、二期大陆引水工程,引水总规模3.8个流量,年均引水能力0.88亿m3。“十二五”期间,按照“平安水利、资源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科技水利”五大目标,全市深入实施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民生水利、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滩涂围垦、行业能力建设等六大工程,共完成水利投资184.9亿元 2、加强舟山水文化建设的意义 ⑴有助于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现在区域经济的竞争发展逐步从以往的比资源、比政策到比环境上,能否提供充足的水、干净的水、安全的水,对于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面临着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环境水利、生态水利转变,从自然资源向战略资源转变。水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能够增加市民水危机意识,培养爱水、护水、节水的良好习惯;水文化、水环境的建设能够使舟山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流动,增强舟山的吸引力与承载力,为项目聚集、产业隆起、优势膨胀营造强有力的支撑条件。 ⑵有助于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不断丰富民生水利的文化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发展民生水利的科学理念和价值取向,注重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角度谋划水利发展,充分体现民生水利的人本理

文档评论(0)

155****87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