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对象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体育系2006级本科班的教学任务,他们在进入我校后,经过两个学期6个田径项目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对于田径运动有了自己的认识,并有了一定的技术、能力储备。 教 学 内 容 进一步学习跳远起跳技术及助跑起跳结合技术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助跑技术以及起跳技术对于跳远成绩的重要性,理解助跑以及起跳的技术要求。 技能目标:让学生基本掌握助跑和起跳技术,逐渐培养个人的助跑节奏。 能力目标:进一步学习起跳技术,提高起跳技术动作的协调性以及起跳效果;提高跑的能力。 教学设计 时间分配:本堂课是单一教材教学课,课时为90分钟,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个环节,用时比例大致为:25%—70%—5%。 课堂组织:根据课的不同阶段、练习内容、练习场地,合理的进行队形变化,确保学生能够清晰观察动作示范,清楚听到教学讲解,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练习,保证练习量,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 教法:充分考虑教材、学生情况以及我校的场地器 材,在课的不同部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完整教学法:让学生对于技术动作有直观完整地认识,并在练习中保证技术的整体性。 分解教学法:让学生清楚各技术细节,通过各技术环节的学习掌握达到预想的教学目的。 演示(示范)教学法:结合教学需要给学生正确示范,让他们对技术动作有直观地认识,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讲授法:讲述动作具体做法,点明动作要点。 提问法: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澄清错误认识,加深理解。 练习法:重复练习,掌握技术。 教学设计 教学原则:贯彻现代教学思想,正确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教学过程贯彻直观性、启发性、可接受性、循序渐进、区别对待等原则。 场地器材:为学生练习服务,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合理利用练习场地以及如高台(海绵垫)、肋木、标志物等器材。 教学过程 教 学 材 料 简要复习上次课内容 跳远成绩构成示意图 根据抛射原理对于决定跳远成绩因素的分析 跳远技术的组成部分 助跑技术分析 起跳技术分析 复习与巩固 水平跳跃类项目 非周期性快速力量型项目 最古老的田径项目之一 成绩已经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男子:8.95米 鲍威尔 美国 1991年 女子:7.52米 契斯嘉科娃 苏联 1988年 跳远成绩构成示意图 决定跳远成绩的因素 跳远属于水平跳跃类项目 根据抛射原理,水平跳跃的远度等于腾起初速度的平方和腾起角度二倍的正弦值的乘积和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决定跳远成绩的因素有:腾起初速度、腾起角度、腾起瞬间身体重心高度。 跳跃运动技术环节分析 一. 助跑 Approach (Run up) 目的:使人体以所能达到的最大可控速度达到理 想的起跳位置。 在助跑中获得尽量高的水平速度是他们跳得 更远的主要动力来源。 最大位移速度 可控速度 助跑速度与成绩对应表 助跑的距离及要求 助跑的距离:对于世界水平的运动员,男子应该在20—24步,40—45米;女子应该在35—40米。对于我们的同学,根据百米成绩男同学普遍采用14—18步助跑。 助跑的速度:应该保证运动员在此距离内能获得可控的最高速度(最大速度的95%左右)。 助跑的要求:快—发挥速度;准—踏板准确;稳—节奏、距离、姿势稳定;直—直线前进。 二. 起跳 Takeoff 起跳是助跑与腾空的中间环节,起跳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腾起初速度的大小和起跳角度,合理的起跳技术要求:尽量降低水平位移速度损失,获得适宜的垂直速度,使身体向着符合专项特点的腾起方向跳起来。 起跳是跳跃技术中最复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包括了着板(touchdown)、缓冲(amortization)、蹬伸(extension)三个时相。 三. 腾空 flight 人体进入腾空后,身体各环节的运动 是以维持身体平衡,合理的利用既定远 度,使身体越过更大的水平距离,并为落 地创造条件做准备。 人体在腾空状态下各环节的相向运动。 “蹲踞式” (sail or stride)、“挺身式” ( hang )还是“走步式”(Hitch-kick)? 四.落地 landing 落地的技术要求:合理利用在腾空中具有的水平速度,尽量减少由于身体姿势不合理造成的水平距离损失,以及避免损伤。 * * * * * * * * 挺 身 式 跳 远 Long Jump Technique (Hang) 助跑及起跳技术 Approach and takeoff technique 任课教师 张利锋 田径教研室 指导教师 倪仅仁 副教授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田径》张贵敏,全国体育院校普修通用教材 《田径运动高级教程》修订版,文超等,人民体育出版社。
文档评论(0)